[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补强片用去毛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25423.1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5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英拓利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0 | 分类号: | B24B9/00;B24B41/00;B24B41/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品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1 | 代理人: | 乔楠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补强片用去 毛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补强片用去毛刺装置,包括设在支架上的研磨传送装置,研磨传送装置上架设有对补强卷材进行研磨的研磨组件,研磨传送装置的下端设有对裁切后的补强片进行吸附的对研磨中的补强片进行定位的风机,研磨传送装置与风机之间设有罩壳,研磨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接料装置连接,操作便捷,利用研磨的方式去除特定区域的毛刺,得到无毛刺、无披锋的补强片,并且可成倍的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利用此法生产能实现大量连续生产,大大提高了补强片的品质和效率,极大的降低了无毛刺补强片的生产成本,满足了企业的实际生产加工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补强片用去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轻量化发展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轻量化有利于节能减排。在轻量化的同时,为了保证汽车的安全性,在汽车薄板的重点部位和薄弱部位采用补强胶片以提高局部强度的技术。汽车补强胶片主要用于车门内板、门拉手、引擎盖内侧、车顶、轮罩、侧围等外板补强,以提高钢板的弯曲强度、刚度、抗冲击性,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增加钢板抗疲劳和阻尼效果,提升车辆乘坐的舒适性(NVH)性能。
同时也存在裁切后的求补强片毛刺必须小甚至不允许有毛刺,关键部位毛刺无法去除干净,如增加时间和强度,易影响其他尺寸,且成本高,成品不良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流程便捷,能极大提升补强片去毛刺的效率与品质,也提升了平面补强片去毛刺的量产性与良率,较大幅度降低了补强片去毛刺的成本的汽车补强片用去毛刺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补强片用去毛刺装置,包括设在支架上的研磨传送装置,研磨传送装置上架设有对补强卷材进行研磨的研磨组件,研磨传送装置的下端设有对裁切后的补强片进行吸附的对研磨中的补强片进行定位的风机,研磨传送装置与风机之间设有罩壳,研磨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接料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研磨传送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研磨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两端设有主动辊和从动辊,第二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辊转动进而带动研磨传送带工作,研磨传送带为网孔状传送带。
进一步的,研磨组件包括研磨支架,所述研磨支架的顶板上安装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对裁切后的补强片进行研磨、去除毛刺的研磨头。
进一步的,罩壳的长度等于研磨传送带的长度或罩壳的长度为研磨头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操作便捷,利用研磨的方式去除特定区域的毛刺,得到无毛刺、无披锋的补强片,并且可成倍的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利用此法生产能实现大量连续生产,大大提高了补强片的品质和效率,极大的降低了无毛刺补强片的生产成本,满足了企业的实际生产加工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研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7.研磨组件,8.研磨支架,9.旋转电机,10.升降电机,11.研磨头,20.支架,21.罩壳,22.风机,23.第二驱动电机,24.研磨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英拓利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英拓利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54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发酵物料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印刷机油墨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