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采集站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20313.6 | 申请日: | 2019-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5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亮见警用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1/42 | 分类号: | F16M11/42;F16M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赵芳蕾 |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采集 | ||
一种可移动式采集站,包括采集站外壳,采集站外壳底部固定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后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行走轮;所述采集站外壳顶部固定设置有拉手;所述采集站外壳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滑胶垫;当采集站摆放在水平场地时,防滑胶垫与场地相连,行走轮下轮缘与场地相连,行走轮后部轮缘凸出于采集站外壳后表面。当需要移动时,手握拉手将采集站倾斜向后,让行走轮支撑,拉动采集站即可,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可移动式采集站。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音视频数据丢失,执法记录仪在执行任务结束后会统一将数据传送至采集站。采集站在工作时间一般摆放在固定的场所供工作人员使用,为了防止内部数据丢失,在非工作时间一般需要将采集站移动至储藏室等更为安全的位置。
传统的采集站没有设计辅助移动的装置,如中国专利201530136261.1中所公开的采集站,在移动采集站时往往需要两人抬动,如自办公大厅移动至上层储藏室、通过门槛台阶等位置,极其费时费力。直接拖动会划伤地砖。另外,目前的采集站外壳底部仅仅设置底座或无底座,底座过大会影响移动、使用、占用空间,不设置加大底座,容易向后发生倾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采集站,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式采集站,包括采集站外壳,采集站外壳底部固定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后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行走轮;所述采集站外壳顶部固定设置有拉手;所述采集站外壳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滑胶垫;当采集站摆放在水平场地时,防滑胶垫与场地相连,行走轮下轮缘与场地相连,行走轮后部轮缘凸出于采集站外壳后表面。
优选的,行走轮后部轮缘凸出于采集站外壳后表面5~10厘米。
优选的,采集站外壳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凹陷式拉手。
优选的,采集站外壳的后部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条对称设置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一端通过转轴与采集站外壳相连,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通过横梁相互连接;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采集站外壳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当所述支架展开时,横梁与地面相接触,定位螺栓螺接在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内;当所述支架收起时,横梁与采集站外壳后壁相抵靠,定位螺栓螺接在第一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内。
优选的,横梁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滑胶垫。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设置行走轮,当需要移动时,手握拉手将采集站倾斜向后,让行走轮支撑,拉动采集站即可,省时省力。
另外,设置支架,该支架可展开、抬起,能够防止采集站倾倒,收起后不占用过多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架、凹槽、行走轮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架抬起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时结构示意图;
1凹槽、2底座、3支撑板、4行走轮、5拉手、6防滑胶垫、7凹陷式拉手、8支撑臂、9横梁、10第一定位孔、11第二定位孔、12转轴、13第三定位孔、14采集站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亮见警用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亮见警用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03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轿顶框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临床药学药物校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