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订书机的钉道缓冲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19005.1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1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得力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C5/00 | 分类号: | B25C5/00;B25C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余成鹏 |
地址: | 3156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订书机 缓冲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订书机的钉道缓冲机构,包括外钉道、内钉道、设在上盖尾部上的按钮,所述的上盖位于外钉道上方,所述的内钉道滑动配合在外钉道内且内钉道头部可伸出外钉道头部外,它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的第一弹簧一端设在内钉道尾部,所述的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在外钉道尾部,所述的内钉道尾部在装订时与按钮下端卡接,所述的第一弹簧在内钉道尾部与按钮下端卡接时处于压缩状态或自然状态,所述的内钉道头部在上钉时伸出外钉道头部外,所述的第一弹簧在上钉时处于拉伸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系数高的订书机的钉道缓冲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订书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订书机的钉道缓冲机构。
背景技术
订书机是一种常见的办公用具,其主要用于把纸件装订成册,以便于收集、存放和查阅,据现有技术,市面上的弹出式订书机大多数都没有钉道缓冲结构,而弹出式订书机又因为顶位使弹簧拉伸过长,导致装钉后弹出速度过快,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安全系数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系数高的订书机的钉道缓冲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订书机的钉道缓冲机构,包括外钉道、内钉道、设在上盖尾部上的按钮,所述的上盖位于外钉道上方,所述的内钉道滑动配合在外钉道内且内钉道头部可伸出外钉道头部外,它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的第一弹簧一端设在内钉道尾部,所述的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在外钉道尾部,所述的内钉道尾部在装订时与按钮下端卡接,所述的第一弹簧在内钉道尾部与按钮下端卡接时处于压缩状态或自然状态,所述的内钉道头部在上钉时伸出外钉道头部外,所述的第一弹簧在上钉时处于拉伸状态。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设第一弹簧,装订时内钉道尾部与按钮卡接,此时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按下按钮,内钉道脱离按钮,第一弹簧推动内钉道往外钉道头部运动,第一弹簧复位后内钉道由于惯性继续伸出外钉道头部外,弹出一段位置后,此时第一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第一弹簧产生拉力,使弹出的内钉道有反向作用力,从而缓冲内钉道,安全系数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钉道内的底部设有限位凸起,所述的内钉道内设有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在上钉时抵靠在限位凸起左侧,所述的限位块在装订时位于限位凸起右侧,因为存在反向弹簧,也就是第一弹簧,所以拉出内钉道上钉时,会因第一弹簧的回复力,导致内钉道回弹,无法单手上钉,所以拉动内钉道,使内钉道上的限位块与外钉道底部的限位凸起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完成上钉,上钉后,轻轻一推,内钉道就会回弹,完成装钉动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块向上贯穿内钉道,所述的第一弹簧一端固定在限位块上端,便于第一弹簧的固定,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凸起为弹性凸起,所述的限位凸起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的第一限位板位于近外钉道头部的位置,所述的第二限位板位于远离外钉道头部的位置,所述的第一限位板下端固定在外钉道内的底部,所述的第二限位板上端与第一限位板上端连接,所述的第二限位板下端为自由端,所述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组成的横截面形状呈开口向下的“”型,所述的限位块下端在内钉道移动过程中可分别与第一限位板上表面和第二限位板上表面接触,结构简单,限位凸起有弹性,把内钉道拉出去的时候限位块会挤压第二限位板,整个限位凸起会发生过盈变形,拉过去后限位凸起复位对限位块进行限位,防止内钉道回弹,可靠性高,内钉道收回的时候限位块挤压第一限位板,整个限位凸起会发生过盈变形,拉过去后限位凸起复位对限位块进行限位,防止内钉道弹出。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钉道尾部的后侧设有支撑架,所述的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架上,不占空间。
作为优选,它还包括推钉器和第二弹簧,所述的推钉器设在内钉道上且推钉器位于外钉道内,所述的外钉道尾部的前侧也设有支撑架,所述的第二弹簧一端固定在推钉器上,所述的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在位于外钉道前侧的支撑架上,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支撑架就是一个钩子,钩子开口朝右下,把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勾住,安装和拆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得力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得力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190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水处理用好氧池
- 下一篇:一种胫骨高位截骨撑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