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光学镜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18373.4 | 申请日: | 201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3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石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启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S3/034 | 分类号: | H01S3/0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39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二氧化碳 激光器 光学镜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光学镜片,包括镜片框,所述镜片框内部固定安装有镜片本体,所述镜片本体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有镜片基材、耐磨层、防反射层和镜片镀膜层,所述镜片镀膜层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有第一镀膜层和第二镀膜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有效的减少激光的散射损失和吸收损失,减少对激光的损耗,提高激光器的电光转化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光学镜片。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波长是由激光器上的输出镜决定的,激光输出镜的内侧镀有光学膜层,开启激光器的初始阶段激光谐振腔中会产生多种波长的激光,这些激光都会射向激光输出镜的光学膜层,该光学膜层会对某一特定波长的激光有更高的反射率,例如现有的激光输出镜一般对10.6μm波长激光有更高的反射率,在激光开启的初始阶段会将更多10.6μm波长的激光反射回激光谐振腔,根据激光发生原理可知被反射回来的10.6波长激光在谐振腔中会激励激光介质产生更多的10.6μm波长的激光,当10.6μm波长的激光功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激光束会冲破激光输出镜上的光学膜层输出谐振腔外,实现10.6μm波长激光的起振和输出。由于10.6μm激光的波长较长,在用于激光打标和激光雕刻时会出现标刻的字迹模糊和激光损耗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光学镜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镜片框,所述镜片框内部固定安装有镜片本体,所述镜片本体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有镜片基材、耐磨层、防反射层和镜片镀膜层,所述镜片镀膜层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有第一镀膜层和第二镀膜层。
进一步的,所述镜片框内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镜片本体通过卡槽卡接固定在镜片框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镀膜层采用氟化镱制成,所述第二镀膜层采用硒化锌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镀膜层的厚度为17μm,所述第二镀膜层的厚度为9μm。
进一步的,所述镜片本体的输出波长为9.3μm。
进一步的,所述镜片本体对波长9.3μm的激光透过率为18%-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镜片镀膜层,并且将第一镀膜层采用氟化镱制成和第二镀膜层采用硒化锌制成,使得具有更高的密度和更致密的结构,在镀膜时能使膜层表面的颗粒度更小,光滑度和均匀度更高,更光滑均匀的膜层表面能减少激光的散射损失和吸收损失,通过在镜片本体表面添加有耐磨层,使得镜片本体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耐磨,并且通过设置的防反射层,可以有效消除偏关,使得透光率更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镜片框将镜片本体进行固定,使得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因拿取造成镜片污物,有效的保证了镜片本体的洁净度;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有效的减少激光的散射损失和吸收损失,减少对激光的损耗,提高激光器的电光转化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镜片镀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4中:1-镜片框;2-镜片本体;3-镜片基材;4-耐磨层;5-防反射层;6-镜片镀膜层;7-第一镀膜层;8-第二镀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启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启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183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本安型检测主站
- 下一篇:一种铝带软连接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