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生产制造用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16511.5 | 申请日: | 201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3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小力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7/12;B24B41/06;B24B47/22;B24B5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渣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16 | 代理人: | 曾妮;陆思宇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生产 制造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生产制造用打磨装置。所述金属生产制造用打磨装置包括操作台;两个衔接板,两个所述衔接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操作台的顶部;螺纹横杆,所述螺纹横杆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衔接板上;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螺纹安装在所述螺纹横杆上;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螺纹横杆上;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操作台的顶部;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缠绕在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生产制造用打磨装置具有可以有效的在打磨过程中进行保护,减少打磨过程中溅射的的火光对人体造成损伤,且打磨较为省力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生产制造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制造(金属工艺),是一种把金属物料加工成为物品、零件、组件的工艺技术,包括了桥梁、轮船等的大型零件,乃至引擎、珠宝、腕表的细微组件,它被广泛应用在科学、工业、艺术品、手工艺等不同的领域。
金属由于使用规格的不同,需要进行打磨与切割,当需要打磨时,传统的方式是采用人手持打磨机械并用打磨盘进行打磨,较为费力,传统打磨过程中,会火光四射,溅射到人们的身上,会造成身体损害,较为不安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金属生产制造用打磨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的在打磨过程中进行保护,减少打磨过程中溅射的的火光对人体造成损伤,且打磨较为省力的金属生产制造用打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生产制造用打磨装置包括:操作台;两个衔接板,两个所述衔接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操作台的顶部;螺纹横杆,所述螺纹横杆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衔接板上;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螺纹安装在所述螺纹横杆上;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螺纹横杆上;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操作台的顶部;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缠绕在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上;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两个除尘管,两个所述除尘管均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打磨台面,所述打磨台面固定安装在所述操作台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气缸、连接板、转动电机、打磨盘、两个连接支架和圆形保护罩,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块的底部,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所述打磨盘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多个所述连接支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的四周,所述圆形保护罩固定安装在多个所述连接支架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
优选的,两个所述衔接板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均设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的外圈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轴承的内圈均固定套设在所述螺纹横杆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横杆上设有外螺纹,且所述螺纹横杆的外螺纹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螺纹相互旋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第三通孔,两个所述衔接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第三通孔之间滑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除尘管的正下方均设有收集筐。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四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生产制造用打磨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小力,未经李小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165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