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墙裂痕补漏的施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15634.7 | 申请日: | 2019-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3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郑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百能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刘菊欣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广州大道北5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外墙 裂痕 补漏 施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外墙裂痕补漏的施工结构,包括多个圆柱形洞室,注浆嘴,注浆机,V型槽;所述圆柱形洞室的洞口沿裂痕两侧交错排布,所述圆柱形洞室走向垂直于裂痕走向,且所述圆柱形洞室走向与所述洞口到裂痕的垂线之间的夹角小于九十度;所述注浆嘴固定设置在所述洞口,所述注浆机通过管道与所述注浆嘴密闭连接;所述V型槽沿裂痕在墙面上的开口设置,其开口宽度不大于15mm,其开口深度不大于15mm,且其开口深度与开口宽度的比值不小于1:1。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从裂痕口直接对内进行注浆时,浆液容易沿裂缝表面延伸而不渗入深处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面裂痕修复,特别是一种新型外墙裂痕补漏的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墙面裂痕修复施工结构,采取直接在墙面裂痕设置注浆口,然后进行注浆的技术方案。然而,从裂痕口直接对内部裂缝进行注浆,容易产生注浆深度不够,内部缝隙未能充分填充的问题,对工程质量留下潜在危害。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施工结构,提升注浆深度,来减少留下潜在危害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外墙裂痕补漏的施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难以注浆填充裂痕深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外墙裂痕补漏的施工结构,包括多个圆柱形洞室,注浆嘴,注浆机,V型槽;
所述圆柱形洞室的洞口沿裂痕两侧交错排布,所述圆柱形洞室走向垂直于裂痕走向,且所述圆柱形洞室走向与所述洞口到裂痕的垂线之间的夹角小于九十度;
所述注浆嘴固定设置在所述洞口,所述注浆机通过管道与所述注浆嘴密闭连接;
所述V型槽沿裂痕在墙面上的开口设置,其开口宽度不大于15mm,其开口深度不大于15mm,且其开口深度与开口宽度的比值不小于1:1。
优选地,所述圆柱形洞室走向与所述洞口到裂痕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50度;所述圆柱形洞室深度不小于50mm且不大于100mm;所述洞口到裂痕垂线的距离不大于100mm。
优选地,所述V型槽的两侧槽壁为磨砂表面。
优选地,所述注浆嘴为压环式注浆嘴。
优选地,所述两个相邻洞口之间,沿裂痕延伸方向的距离为150-500mm。
优选地,所述V型槽的开口处设有密封结构,进一步股优选透明封缝结构,比如透明塑料薄膜。
优选地,所述注浆机设有分流管,所述注浆机连接分流管的入口,分流管具有多个出口,每个出口设有阀门,每个出口均与一个压环式注浆嘴密闭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圆柱形洞室分裂缝两侧开始,往裂缝方向倾斜,向墙内打洞,再在圆柱形洞室的洞口设置注浆嘴和注浆机;这样使密封浆经由圆柱形洞室直接进入裂缝深处,再开始根据裂缝内空间延伸灌注,解决了从裂痕口直接对内进行注浆时,浆液容易沿裂缝表面延伸而不渗入深处的问题。
2)沿裂痕开口设置V型槽,使裂缝内浆液更易渗出而不被裂痕原来各种形状的出口限制,另外也更利于施工时观察浆液渗出情况。
3)圆柱形洞室走向与所述洞口到裂痕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50度;所述圆柱形洞室深度不小于50mm且不大于100mm;所述洞口到裂痕垂线的距离不大于100mm,这样使圆柱洞室有很高的可能性穿过裂缝,减少注浆口未能连通裂缝的可能性。
4)V型槽侧壁为磨砂表面,提高补缝浆料凝固后与墙面之间的粘结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百能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百能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156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已有建筑与新建建筑接触的防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