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据ETL处理设备的水冷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15031.7 | 申请日: | 201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6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谢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霄(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汇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4 | 代理人: | 朱明福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etl 处理 设备 水冷 散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数据ETL处理设备的水冷散热系统,包括ETL处理设备,所述ETL处理设备的上方设有中空吸热板,所述中空吸热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中空吸热板的上端面设有两个进出水口,所述吸热板的上方设有透明储水箱,所述透明储水箱的下端面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吸热板的上端面之间螺纹连接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循环管,所述透明储水箱中设有用于加速散热的搅拌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设置透明储水箱,便于观察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的流动情况,以此来判断冷却系统的工作状况,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实现对于透明储水箱中冷却液的加速散热,确保多数的热量在透明储水箱内被吸受并发散到外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冷散热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ETL处理设备的水冷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ETL处理设备散热器采用风冷、水冷等形式,水冷式散热器中安装散热风扇来辅助散热,这样能够使散热效果得到提升。现有的水冷式ETL处理设备散热器,通过水泵单元使冷却液在封闭系统内部循环。
但是,现有的水冷式ETL处理设备散热器对冷却液的工作状态无法直观查看,无法根据冷却液状态判断水冷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常见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多为单管道冷却,在散热装置过载时,对于热量的处理无法实现高效率时,会导致冷却管道中的冷却液均携带热量,降低了对于ETL处理设备的冷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数据ETL处理设备的水冷散热系统,其通过设置透明储水箱,便于观察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的流动情况,以此来判断冷却系统的工作状况,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实现对于透明储水箱中冷却液的加速散热,确保多数的热量在透明储水箱内被吸受并发散到外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数据ETL处理设备的水冷散热系统,包括ETL处理设备,所述ETL处理设备的上方设有中空吸热板,所述中空吸热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中空吸热板的上端面设有两个进出水口,所述吸热板的上方设有透明储水箱,所述透明储水箱的下端面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吸热板的上端面之间螺纹连接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循环管,所述透明储水箱中设有用于加速散热的搅拌机构,所述透明储水箱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安装散热装置的金属夹板,所述金属夹板上设有用于散热到外界的金属片散热机构,所述透明储水箱的两侧壁上设有第二循环管。
优选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透明储水箱内底部上的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
优选地,所述金属片扇热机构包括设置在金属夹板上端面的散热底座,所述金属夹板与散热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散热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片。
优选地,所述透明储水箱为玻璃透明箱。
优选地,所述第一循环管为金属管,所述第一循环管设置在第二循环管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循环管的末端设有紧固螺纹,所述第一循环管与第二循环管末端连接有压力泵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透明储水箱,便于观察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的流动情况,以此来判断冷却系统的工作状况。
2、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实现对于透明储水箱中冷却液的加速散热,确保多数的热量在透明储水箱内被吸受并发散到外界。
3、通过设置双层冷却管实现对于ETL处理设备的散热效率的提高,确保每次流经ETL处理设备的冷却液中有较低的热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数据ETL处理设备的水冷散热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霄(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万霄(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150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沙漏形金属热风炉
- 下一篇:机房温度控制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