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溶液搅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13701.1 | 申请日: | 2019-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2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董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漯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62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溶液 搅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的溶液搅拌装置,涉及化学分析测试领域,包括机座及支撑杆,支撑杆上通过固定件固定有电动机,电动机与搅拌杆可拆卸连接,机座内设有平移机构,平移机构与压板连接,压板与拉杆A的一端铰接,拉杆A的另一端与滑块A铰接,滑块A与滑动口A为滑动连接,滑块A与夹块A固定连接,压板与拉杆B的一端铰接,拉杆B的另一端与滑块B铰接,滑块B与滑动口B为滑动连接,滑块B与夹块B固定连接。该装置可以通过夹块A与夹块B将玻璃容器夹紧,避免在搅拌的过程中玻璃容器发生偏移,从而导致搅拌杆与玻璃容器内壁发生相互碰撞或摩擦,从而导致溶液飞溅、搅拌不均或玻璃容器损坏等问题的出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分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的溶液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分析或食品分析领域,需要将多种溶液或溶质与溶剂进行搅拌混合,现有的溶液搅拌装置由电动机带动,搅拌杆的长度较长,在搅拌时搅拌杆偏移比较大,搅拌杆会与玻璃容器发生相互摩擦或碰撞,噪音大,易损坏玻璃容器。此外,当需要对玻璃烧杯或玻璃烧瓶内的溶液进行搅拌时,现有技术中均是将玻璃烧杯和玻璃烧瓶直接放置在桌面或搅拌装置的台面上,将搅拌杆插入玻璃烧瓶或玻璃烧杯中,在搅拌过程中由于搅拌液的冲击,玻璃烧瓶或玻璃烧杯容易发生偏移,从而使搅拌杆未放置于玻璃烧瓶或玻璃烧杯的正中心,导致噪音大、溶液容易溅出等问题的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溶液搅拌装置,包括机座及支撑杆,机座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通过固定件固定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搅拌杆可拆卸连接,所述机座内具有空腔,机座内设有平移机构,平移机构与压板连接,压板与拉杆A的一端铰接,拉杆A的另一端与滑块A铰接,滑块A与设在机座顶部的滑动口A连接且滑块A与滑动口A为滑动连接,滑块A与夹块A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与拉杆B的一端铰接,拉杆B的另一端与滑块B铰接,滑块B与设在机座顶部的滑动口B连接且滑块B与滑动口B为滑动连接,滑块B与夹块B固定连接,夹块B与夹块A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与夹套可拆卸连接,夹套内插有搅拌杆,搅拌杆一端位于夹套的正下方,搅拌杆的另一端位于夹套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平移机构为气缸,气缸设在机座内,气缸的伸缩端与压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平移机构为丝杆及手轮,所述丝杆一端与手轮固定连接,丝杆另一端插入机座内与压板通过轴承连接,丝杆与机座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手轮位于机座外部。
优选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丝杆、手轮及导向机构,所述丝杆一端与手轮固定连接,丝杆另一端插入机座内与压板接触,丝杆与机座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手轮位于机座外部,所述压板与导向机构连接,导向机构包括两个导向组件,两个导向组件分别位于压板的两侧,导向组件包括弹簧及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一端与机座内壁固定连接,导向杆的另一端穿过压板延伸至压板外部,导向杆与压板为滑动连接,导向杆上套有弹簧,弹簧位于压板与机座内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丝杆位于两个导向组件之间。
优选的,所述拉杆A、拉杆B及压板铰接在一起,拉杆A与拉杆B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滑块A与滑块B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滑动口A与滑动口B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可以通过夹块A与夹块B将玻璃容器夹紧,避免在搅拌的过程中玻璃容器发生偏移,从而导致搅拌杆与玻璃容器内壁发生相互碰撞或摩擦,从而导致溶液飞溅、搅拌不均或玻璃容器损坏等问题的出现。夹块A和夹块B在平移机构的驱动下,同时夹紧或松开夹紧,便于操作,减少试验劳动强度。此外,该装置还可以通过导向套对搅拌杆进一步限位,降低搅拌杆偏移的程度。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漯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未经漯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137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