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12182.7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1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梁健辉;韩林强;吴勇亮;谢泽文;林美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资凯亮;刘颖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苗 养殖 水循环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池、鱼苗养殖桶、集水池和过滤池;进水池设置有进水泵,进水泵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出口位于鱼苗养殖桶的正上方,进水池通过进水管向鱼苗养殖桶进水;鱼苗养殖桶的底部设置有回水管,回水管连通于集水池;过滤池相邻于集水池设置;过滤池的短边方向的任意一侧壁设置有过水管,集水池和过滤池通过过水管相互连通;过滤池两内侧壁设置有多个隔板,且设置于一侧内侧壁的隔板与另一侧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隔板相互错位设置,过滤池的短边方向的另外一侧壁设有与进水池连通的过水管。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其结构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鱼苗培育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鱼苗培育是水产增养殖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培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但在实际生产中,鱼苗培育的成功率一直很不稳定,而影响鱼苗成功率的因素较多,但主要是受到养殖过程中水质好坏情况的影响。
鱼苗的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鱼苗的培育养殖采用高密度精养方式。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在高密度精养的鱼苗养殖过程中,需要将养殖池内带有污物的回水排出,并将养殖池内注入新水,从而起到节水及保持饲养环境的目的。
但这样的养殖过程存在较多缺陷:1、注入新水时,新水的温度和水质情况较难控制;2、排出污水,注入新水,虽然起到节水的目的,但对于水资源的消耗还是较大,排出的污水还是会造成环境的污染;3、现有的污水过滤是直接过滤,造成过滤层内部很快就积累大量污物,造成过滤层使用效率较低;4、在排出污水时,由于鱼苗的体积较小,会造成部分鱼苗一起排出,造成产量和成活率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其结构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鱼苗培育的成功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池、鱼苗养殖桶、集水池和过滤池;
所述进水池设置有进水泵,所述进水泵连接有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的出口位于所述鱼苗养殖桶的正上方,所述进水池通过所述进水管向所述鱼苗养殖桶进水;
所述鱼苗养殖桶的底部设置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连通于所述集水池;
所述过滤池相邻于所述集水池设置,所述过滤池呈矩形结构,且所述过滤池的内部填充有生物填料;所述过滤池的短边方向的任意一侧壁设置有过水管,所述集水池和所述过滤池通过所述过水管相互连通;所述过滤池的长边方向的两内侧壁设置有多个隔板,且设置于一侧所述内侧壁的隔板与另一侧所述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多个所述隔板相互错位设置,所述过滤池的短边方向的另外一侧壁设有与所述进水池连通的过水管。
优选的,所述隔板垂直于所述过滤池的内侧壁,且所述隔板的长度至少为所述过滤池的短边方向的侧壁长度的2/3。
优选的,所述过滤池的底部开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的顶部连接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顶部的管口的进液面低于所述过滤池的侧壁高度,且所述溢流管的末端与所述集水池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水池的底部开设有排污口,且所述集水池的底部向所述排污口倾斜。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倾斜设置于所述鱼苗养殖桶的正上方,所述进水管与所述鱼苗养殖桶内液位的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30~45°。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设置有进水阀。
优选的,所述回水管靠近所述集水池的一端还连通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回水管的直径,且所述排污管还设置有排污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121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