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隔热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10331.6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8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康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晟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2 | 分类号: | B32B17/02;B32B17/06;B32B27/12;B32B27/40;B32B3/26;B32B3/08;B32B9/00;B32B9/04;B32B15/02;B32B33/00;C03C27/10;C03C17/28;C03C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隔热 玻璃 | ||
本实用新型设计玻璃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隔热玻璃,所述第一玻璃的下表面设置有氯磺化聚乙烯涂层,且第一玻璃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玻璃,所述第一玻璃与第二玻璃之间设置有隔热真空层,且第一玻璃与第二玻璃的两侧均通过硅酮密封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玻璃的上表面设置有盈速粒涂层。本实用性新型设置有玻璃纤维棉、隔热板、云母组成的隔热层,通过三层材料组成的平板型多层次结构能够有效的保证玻璃的隔热效果,设置有盈速粒涂层,可以使得保温效果更好,能够辅助提高玻璃的隔热效果,设置有氯磺化聚乙烯涂层可以使得玻璃具有更好的耐寒性能,在寒冷的动态也能保持玻璃的强度以及保温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隔热玻璃。
背景技术
玻璃是由二氧化硅和其他化学物质熔融在一起形成的,广泛用于建筑、日用、艺术、医疗、化学、电子、仪表、核工程等领域。现有技术中,对于应用在电子、仪表中的玻璃产品,消费者对其寄予了更多的功能上的期望,如何能够不断丰富玻璃功能,是研发人员不断研发、创新的方向,玻璃是一种透明、强度及硬度颇高,不透气的物料。玻璃在日常环境中呈化学惰性,亦不会与生物起作用,故此用途非常广泛,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玻璃大多为单层平板玻璃,其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但是保温隔热效果较差。现有的保温玻璃,多设计为中部真空的中空玻璃,且两层玻璃层为保证保温效果而采用较为厚重的玻璃层。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玻璃隔热性能较差,另外易磨损碎裂强度较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隔热玻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隔热性能好的高强度隔热玻璃。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隔热玻璃,包括第一玻璃,所述第一玻璃的下表面设置有氯磺化聚乙烯涂层,且第一玻璃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玻璃,所述第一玻璃与第二玻璃之间设置有隔热真空层,且第一玻璃与第二玻璃的两侧均通过硅酮密封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玻璃与第二玻璃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保护垫,所述第二玻璃的上表面设置有盈速粒涂层,且第二玻璃的结构与第一玻璃的结构完全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一玻璃包括防划伤层,所述防划伤层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防静电油墨层,所述防静电油墨层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光触媒层,所述光触媒层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紫外线隔膜层,所述紫外线隔膜层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石墨烯层。
优选的,所述加强层为金属编织网材质的构件,且加强层的表面涂覆有发泡型防火涂料层,所述防划伤层为氮化硅层,且防划伤层的厚度为10mm,所述石墨烯层、紫外线隔膜层、光触媒层、加强层、防静电油墨层、防划伤层之间均通过粘结剂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热真空层包括真空层,所述真空层的内部上方位置处设置有云母,且真空层的内部位于云母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玻璃纤维棉,所述真空层的内部位于玻璃纤维棉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隔热板。
优选的,所述隔热板为一种聚氨酯发泡板材质的构件,且隔热板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蜂窝孔,所述真空层的整体厚度为0.1-0.2毫米之间。
优选的,所述保护垫为一种硅胶材质的构件,且保护垫通过环氧树脂胶与第一玻璃、第二玻璃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强度隔热玻璃,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性新型设置有玻璃纤维棉、隔热板、云母组成的隔热层,通过三层材料组成的平板型多层次结构能够有效的保证玻璃的隔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盈速粒涂层,可以使得保温效果更好,能够辅助提高玻璃的隔热效果,设置有氯磺化聚乙烯涂层可以使得玻璃具有更好的耐寒性能,在寒冷的动态也能保持玻璃的强度以及保温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晟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晟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10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肥料生产用粉尘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频反射型光通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