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河道黑臭水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08901.8 | 申请日: | 2019-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1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朱向宇;王洁琳;黄晓亮;陈浩;戴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水源(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河道 黑臭水 一体化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河道黑臭水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混凝区(I)、好氧区(II)和沉淀区(III),所述的混凝区(I)的一侧设有投料装置,混凝区(I)的中心还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的好氧区(II)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的沉淀区(III)设有排料装置,中心处设有斜板沉淀装置,所述的曝气装置包括曝气主管(4),至少一根曝气软管(7),所述的曝气主管(4)从外到内一直延伸到待处理污水里并与曝气软管(7)相连,所述的曝气软管(7)放置在待处理污水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处理效率高,调控灵活,方便清洗和拆卸维修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河道黑臭水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污染河道治理领域,特别是黑臭的水体,由于河道水体受污染来源复杂,水体生态条件差,在没有截污纳管的情况下,常规的生态处理方法,包括浮岛、曝气、生物膜等,很难在完全黑臭的水体里面起到决定性的改善作用,达标困难。
在该类无法短时间内截污纳管的河道治理上,污染排放点多且散,如何使河道水质达标,是目前总多河道治理面临的问题,需要一种机动性强、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省的设备,使受污河道的监测断面快速达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处理效率高,调控灵活,方便清洗和拆卸维修的用于河道黑臭水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河道黑臭水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混凝区、好氧区和沉淀区,所述的混凝区的一侧设有投料装置,混凝区的中心还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的好氧区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的沉淀区设有排料装置,中心处设有斜板沉淀装置,所述的曝气装置包括曝气主管,至少一根曝气软管,所述的曝气主管从外到内一直延伸到待处理污水里并与曝气软管相连,所述的曝气软管放置在待处理污水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区与好氧区之间采用前仓隔板隔开,所述的好氧区和沉淀区之间采用后仓隔板隔开,所述的前仓隔板的底部与污水处理系统底面相连,前仓隔板的顶部比待处理污水液面低15-20cm,所述的后仓隔板的顶部与污水处理系统顶面相连,后仓隔板的底部距离污水处理系统底面15-20cm,待处理污水在混凝区的停留时间为0.3-0.5h,在好氧区的停留时间为4-6h,在沉淀区的停留时间为1-2h。
进一步地,所述的投料装置包括通入待处理污水的进水管路和加药管路,所述的进水管路从外到内一直延伸到待处理污水里,进水管路上设有进水阀门,所述的加药管路设置在混凝区上方,并与絮凝剂储罐相连,加药管路上设有加药阀门;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和搅拌桨叶,所述的搅拌电机设置在混凝区上方,所述的搅拌桨叶穿插在待处理污水里,搅拌桨叶使待处理污水和絮凝剂在混凝区内混合均匀,然后通过溢流,经过前仓隔板进入好氧区,经混凝后的污水,进入好氧区,经好氧处理后大幅降低水体中的COD、氨氮,经好氧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后仓隔板进入沉淀区,继续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进一步降低水中的COD、氨氮、总氮和TP指标等。
进一步地,所述的曝气主管设有主管阀门,曝气主管的公称直径为32-65mm,材质为PE,在压扁状态下管径为10-15cm,壁厚为0.4-0.6mm;曝气软管在面向待处理污水液面部分开有曝气孔,背离待处理污水液面部分不开孔,曝气孔的总面积占曝气软管上表面的60-70%,曝气孔直径0.5-1.5mm,开孔率为2.5-4个/cm2,主管阀门为法兰式阀门,通过对主管阀门的开启度调整,来调整总通气量,总通气量为0.15-0.4m3·(m·h)-1,曝气孔气泡上升的速度为0.3-0.5m·s-1,相比其他传统工艺的微孔曝气器的气泡上升速度约为0.75-1.25m·s-1,提升了气泡与在水中的停留时间,提升了近2.5倍的氧传递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水源(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清水源(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89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货运装卸机
- 下一篇:一种预制型装配型钢混凝土混合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