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支撑梁的连接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7291.X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3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梦鸥;刘唱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刘昌刚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支撑 连接 节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支撑梁的连接节点,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包括左传力箱、中传力箱以及右传力箱;中传力箱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其一端开口的相对两侧壁上设置有多组第一螺栓孔,另一端开口的相对两侧壁上设置有多组第二螺栓孔,左传力箱的一端和右传力箱的一端分别插入中传力箱两端的开口内,左传力箱插入中传力箱的一端上设置有多组第三螺栓孔,第一螺栓孔和第三螺栓孔中插入有第一连接螺栓;右传力箱插入中传力箱的一端上设置有多组第四螺栓孔,第二螺栓孔和第四螺栓孔中插入有第二连接螺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是:解决了型钢安装偏差的对接问题,结构简便实用,便于对其长度进行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支撑梁的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不断加大,且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很多基坑不得不采用内支撑体系。常规的内支撑体系采用纯钢筋混凝土支撑或者纯钢支撑。但钢筋混凝土支撑和型钢支撑均有其局限性:钢筋混凝土支撑工期长;型钢支撑刚度小,对于采用环撑的基坑不适用。若采用型钢与混凝土支撑相结合的形式,节点处的处理较为复杂,往往受型钢尺寸的影响存在一定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支撑梁的连接节点,该装配式支撑梁的连接节点解决了型钢安装偏差的对接问题,结构简便实用,便于对其长度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支撑梁的连接节点,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左传力箱、中传力箱以及右传力箱;
所述中传力箱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其一端开口的相对两侧壁上设置有多组第一螺栓孔,且多组第一螺栓孔沿中传力箱的轴向排列;另一端开口的相对两侧壁上设置有多组第二螺栓孔,且多组第二螺栓孔沿中传力箱的轴向排列;
所述左传力箱的一端和右传力箱的一端分别插入中传力箱两端的开口内,左传力箱插入中传力箱的一端上设置有多组第三螺栓孔,多组第三螺栓孔沿左传力箱的轴向排列,第一螺栓孔和第三螺栓孔中插入有第一连接螺栓;右传力箱插入中传力箱的一端上设置有多组第四螺栓孔,多组第四螺栓孔沿右传力箱的轴向排列,第二螺栓孔和第四螺栓孔中插入有第二连接螺栓。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右传力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胡须筋,该胡须筋埋入钢筋混凝土支撑内。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中传力箱呈两端贯穿的筒状结构,其内部填充有水泥浆。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多组第一螺栓孔中,每一组第一螺栓孔均包括有沿垂直于中传力箱轴向方向分布的多个通孔;
所述的多组第二螺栓孔中,每一组第二螺栓孔均包括有沿垂直于中传力箱轴向方向分布的多个通孔。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多组第三螺栓孔中,每一组第三螺栓孔均包括有沿垂直于左传力箱轴向方向分布的多个通孔;
所述的多组第四螺栓孔中,每一组第四螺栓孔均包括有沿垂直于右传力箱轴向方向分布的多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此种装配式支撑梁的连接节点,实现了型钢与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组合连接,具有可伸缩的特点,可以对连接节点的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结构简便实用,便于对其长度进行调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型钢安装偏差的对接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支撑梁的连接节点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支撑梁的连接节点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支撑梁的连接节点的左传力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支撑梁的连接节点的中传力箱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72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