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加热尾部和冷却外壁功能的封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7221.4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1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闫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修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1/10 | 分类号: | B65B51/10;B65B51/32 |
代理公司: | 武汉惠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3 | 代理人: | 陈薇 |
地址: | 438300 湖北省黄冈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尾部 冷却 外壁 功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加热尾部和冷却外壁功能的封尾装置,至少包括升降装置、封尾装置和切尾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至少包括固定仓和功能仓,所述固定仓内部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伸缩柱,功能仓内部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吊柱,所述吊柱的下端由上到下分别设有第一红外线加热器、隔热挡板和微型冷风机,所述功能仓内壁上设有第二红外线加热器,所述封尾装置至少包括相同的左封尾机和右封尾机,所述切尾装置至少包括切尾机,该带加热尾部和冷却外壁功能的封尾装置不仅可以对软管尾部内外360度均匀加热,还可以对软管外壁进行冷却,同时还有控制热量隔热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加热尾部和冷却外壁功能的封尾装置,属于软管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包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用软管包装的日常生活用品、化妆品和药品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对各种软管类的日用品和化妆品包装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需要将各种糊状、膏状、粘度流体等物料注入软管中,然后对软管尾部进行加热、封尾和切尾操作,然而软管尾部加热由于热量无法控制,很容易受热不均匀,或者将软管外壁烫坏,影响软管出料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封尾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加热尾部和冷却外壁功能的封尾装置,不仅可以对软管尾部内外360度均匀加热,还可以对软管外壁进行冷却,同时还有隔热功能,确保了软管出料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加热尾部和冷却外壁功能的封尾装置,至少包括升降装置、封尾装置和切尾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至少包括固定仓和功能仓,所述固定仓内部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下端与功能仓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功能仓为圆柱体状,且功能仓内部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吊柱,所述吊柱的下端由上到下分别设有第一红外线加热器、隔热挡板和微型冷风机,所述隔热挡板垂直于吊柱的外表面上,所述功能仓内壁上设有第二红外线加热器,且第二红外线加热器与第一红外线加热器在水平面上平齐,所述封尾装置至少包括相同的左封尾机和右封尾机,且左右封尾机位于固定仓的左右两侧,且对称分布,所述切尾装置至少包括切尾机,所述切尾机与固定仓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红外线加热器和第二红外线加热器均为长条形状,隔热挡板为圆形状,微型冷风机位于吊柱内,且在吊柱上设有环形冷风机出风口,所述第一红外线加热器、隔热挡板和冷风机出风口均以360度角环绕在吊柱上,所述第二红外线加热器以360度角环绕在功能仓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仓的上端均匀设有若干个排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封尾机均至少包括水平第一伸缩轴和锻压头,所述的锻压头为镍基高温合金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切尾机至少包括水平第二伸缩轴和切尾刀。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仓内壁和吊柱均采用高耐热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加热尾部和冷却外壁功能的封尾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带加热尾部和冷却外壁功能的封尾装置的功能仓套于软管外侧,第一红外线加热器和第二红外线加热器均可对软管尾部内外360度均匀加热,同时冷风机吹出的冷风对软管外壁进行冷却,第一红外线加热器和冷风机中间的隔热挡板,可以起到隔热效果,随后功能仓上升,左右两侧的锻压头对软管尾部进行封尾操作,与此同时切尾刀对锻压头上方的尾部进行切尾操作。
(2)该带加热尾部和冷却外壁功能的封尾装置集合了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封尾机和切尾机为一整体,全程自动化操作,避免了传统封尾机在对软管封尾的过程中 ,独立设备多,操作繁琐,影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该带加热尾部和冷却外壁功能的封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修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修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72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