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铸件脱模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6577.6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1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宏大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黄亮亮 |
地址: | 335500 江西省上饶市万***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铸件 脱模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铸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铸件脱模辅助装置,包括内置于动模座中的顶杆,动模座设有由步进电机驱动的驱动轴,驱动轴键连接齿轮,齿轮内和齿条,齿条固定连接平移板,平移板的两端均设有轨道,平移板固定连接下斜块,下斜块上方设有上斜块,下斜块的斜面与上斜块的斜面相吻合,下斜块设有挡块,挡块与上斜块的竖直侧壁相抵接,上斜块固定连接套座,套座套接顶杆,动模座固定连接导向套,导向套与顶杆滑动配合。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构造新颖,结构简单,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的方式驱动顶杆顶出铸件,提高脱模效率,顶杆顶出铸件距离可控,便于脱模时上模与下模的拆除,提高了脱模操作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铸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铸件脱模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铸造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工具,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压铸工艺的工具。压铸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可以得到显著的提高。使用的压铸模具,称为压铸模。
传统的压铸模在完成压铸后,一般用人工操纵脱模机构使塑件脱出,手工脱模可分为模内手工推出和模外手工推出两种,适用于金属铸件结构简单、产量小的情况,而且手工脱模效率低下,故有必要设计一种金属铸件脱模辅助装置,用以提高金属铸件脱模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铸件脱模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铸件脱模辅助装置,包括内置于动模座中的顶杆,所述动模座设有矩形空腔,所述矩形空腔中设有由步进电机驱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键连接齿轮,所述齿轮内和齿条,所述齿条固定连接平移板,所述平移板的两端均设有轨道,所述轨道滑动配合平移板,平移板固定连接下斜块,所述下斜块上方设有上斜块,下斜块的斜面与上斜块的斜面相吻合,下斜块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与上斜块的竖直侧壁相抵接,所述上斜块固定连接套座,所述套座套接顶杆,所述动模座固定连接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与顶杆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动模座设有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过渡配合驱动轴,驱动轴伸出动模座后由步进电机驱动旋转。
优选的,所述轨道的竖直截面呈“C”字形,轨道顶部设有缺口,该缺口可容纳下斜块通过,轨道内壁涂覆有自润滑耐磨层。
优选的,所述轨道下方设有两个支承板,轨道螺栓连接第一角钢,所述第一角钢螺栓连接支承板,所述支承板螺栓连接第二角钢,所述第二角钢螺栓连接动模座。
优选的,所述挡块焊接在下斜块的斜面上,所述下斜块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十五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构造新颖,结构简单,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的方式驱动顶杆顶出铸件,提高脱模效率,顶杆顶出铸件距离可控,便于脱模时上模与下模的拆除,提高了脱模操作的便捷性;
2.轨道顶部设有缺口,利用缺口,即可将平移板上的下斜块穿过轨道,简化轨道和平移板之间安装过程,装置安装、拆卸、维护过程简单方便;
3.下斜块设有挡块,挡块对上斜块的位置进行初始约束,避免安装在轨道上安装平移板时,上斜块从下斜块上滑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轨道和支承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宏大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宏大铸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65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风式预分离装置及包括该旋风式预分离装置的吸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料磨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