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刮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6064.5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2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波;蒋喜军;邢宇;吴社平;张大伟;张龙刚;杨苏哲;姚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市赛孚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0 | 分类号: | E21B3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动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5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72130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刮缆装置,包括安装于电缆注脂密封头上端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安装有气路接头和溢流口接头,所述壳体内安装有芯轴机构,所述芯轴机构包括:具有穿缆孔的芯轴。本实用新型通过芯轴机构的芯轴,采用高压气流绕电缆圆周方向高速喷射于电缆表面,将依附于电缆表面的密封脂被气流剥除从溢流口排出,相比较于传统刮缆器,气动刮缆装置结构简单,效率高可完全去除电缆表面密封脂,避免密封脂飘散于井场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工业井口电缆防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动刮缆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油气井测井,泵送桥塞压裂等施工中,通过电缆防喷装置对井口控压,利用电缆将井下工具管柱送入井下目标作业层,电缆穿过注脂密封头,通过注入高粘度的密封脂对上提下放的电缆形成动态密封,在上提电缆过程中,高粘度密封脂将粘附到电缆上,通常去除电缆密封脂的方法为:通过注脂密封头上的液压刮除电缆表面密封脂,刮缆器组件内装橡胶刮油盘根,通过液压控制橡胶刮油环盘根的压缩量从而使刮油盘根内径和电缆外圆周接触刮除依附于电缆上的密封脂,但电缆外观为非光滑表面,编织的外铠钢丝之间存在缝隙和螺旋槽,因而液压刮缆器组件通过橡胶刮油盘根无法完全去除依附于电缆表面的密封脂,且橡胶盘根易于磨损,磨损后需要人工调整液压控制力,还会增大电缆上提力甚至抱死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高压气流去除电缆表面密封脂的气动刮缆装置,解决现有注脂密封头液压刮缆器无法完全去除电缆表面密封脂、橡胶盘根易于磨损、增大电缆上提力等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动刮缆装置,包括安装于电缆注脂密封头上端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安装有气路接头和溢流口接头,所述壳体内安装有芯轴机构,所述芯轴机构包括:具有穿缆孔的芯轴。
所述芯轴外壁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壳体内壁构成环形腔体,所述环形腔体与气路接头相连通,所述芯轴上径向开设有若干喷嘴孔,所述喷嘴孔与芯轴的穿缆孔相连通,所述溢流口接头与壳体的腔体相连通,且位于芯轴下端。
所述喷嘴孔一端与环形腔体连通,另一端与芯轴穿缆孔连通,所述芯轴的穿缆孔与壳体的腔体相连通。
所述芯轴下端开设有锥形通孔,所述锥形通孔的上端与芯轴的穿缆孔相连通,所述锥形通孔的下端与壳体的腔体相连通,所述喷嘴孔周向均布于芯轴锥形通孔的锥面上,所述喷嘴孔的轴线与芯轴的轴线夹角为0°—90°。
所述壳体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导向器,所述导向器内具有环形凸台;所述芯轴机构还包括:安装于芯轴上端的支撑垫,并且支撑垫位于导向器的下端口,所述所述支撑垫的外壁与导向器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支撑垫下端面与芯轴上端面相匹配;所述支撑垫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芯轴上端沉孔配合定位。
所述芯轴机构还包括:安装于导向器内的阻流盘根和压套,所述压套位于阻流盘根上方,所述阻流盘根下表面与支撑垫的上表面相接触。
所述压套下端面与阻流盘根上端面相接触,所述压套外圆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导向器内的环形凸台相配合。
所述支撑垫、压套以及阻流盘根的中心均具有穿缆孔,并且穿缆孔与电缆相匹配。
所述芯轴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位于芯轴的上端,第二密封槽位于芯轴的下端,所述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内分别安装有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市赛孚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宝鸡市赛孚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60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元件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接件及吸顶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