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科护理用中药捣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5466.3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5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杨睿;宋其兰;李胜妮;李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睿 |
主分类号: | B02C1/14 | 分类号: | B02C1/14;F16F15/04 |
代理公司: | 合肥昕华汇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6 | 代理人: | 孙怀香 |
地址: | 553537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护理 中药 捣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科护理用中药捣药器,包括一号底座、二号底座,一号底座和二号底座之间设置有一号弹簧,一号弹簧右侧设置有二号弹簧,二号弹簧右侧设置有三号弹簧,一号底座右侧顶部设置有一号侧壁,一号侧壁顶部内侧设置有二号缓冲弹簧,二号缓冲弹簧左侧固定设置有三号滑轮,所述二号底座顶部右侧设置有一号滑轮,二号底座顶部右侧设置有二号滑轮,二号滑轮顶部设置有一号缓冲弹簧,捣杆在捣中药时带来的冲击力,可化冲击力为弹力使捣中药时更省力。底座和捣药罐为两个整体可以进行分离处理,方便清洗捣药罐和捣杆,而捣药罐顶部右侧的出药口可防止中药在拿出使用时被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是一种内科护理用中药捣药器。
背景技术
中药的有效性与健康性,已被并且正在被数以亿万计的病患无数次地证明着,中医药的临床经验与药性检验是仅有二、三百年历史的现代西医,覆盖人群相对较少的其它边缘医学所无法比拟的。也是难以回避的矛盾,而中药外治,大多经过皮肤、粘膜吸收,药物的成分进入体内已经通过一层屏障的过滤,有害成分也已量小、弱化,故对肝、肾的损害大多已非常小。医务人员需要将中药捣碎,传统的是用捣药杆手动捣碎。但是,相关人员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来捣碎中药材,而且随着捣药时间的延长,对义务人员是一项较大的体力消耗且传统捣药罐是一体的清洗麻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内科护理用中药捣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科护理用中药捣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科护理用中药捣药器,包括一号底座、二号底座,一号底座和二号底座之间设置有一号弹簧,一号弹簧右侧设置有二号弹簧,二号弹簧右侧设置有三号弹簧,一号底座右侧顶部设置有一号侧壁,一号侧壁顶部内侧设置有二号缓冲弹簧,二号缓冲弹簧左侧固定设置有三号滑轮,所述二号底座顶部右侧设置有一号滑轮,二号底座顶部右侧设置有二号滑轮,二号滑轮顶部设置有一号缓冲弹簧,所述二号底座左侧底部设置有四号滑轮,二号底座左侧顶部设置有五号滑轮,所述一号底座左侧上方设置有二号侧壁,二号侧壁底部内侧设置有四号缓冲弹簧,四号缓冲弹簧右侧设置有六号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号底座顶部设置有捣药罐,捣药罐与二号底座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五号滑轮顶部设置有三号缓冲弹簧,三号缓冲弹簧固定放置在二号侧壁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捣药罐右侧顶部设置有出药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捣药罐内可设置有捣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捣药罐为金属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一号底座和二号底座之间的一号弹簧、二号弹簧、三号弹簧可缓冲捣杆在捣中药时带来的冲击力,可化冲击力为弹力使捣中药时更省力。
2、通过设计底座和捣药罐为两个整体可以进行分离处理,方便清洗捣药罐和捣杆,而捣药罐顶部右侧的出药口可防止中药在拿出使用时被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内科护理用中药捣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内科护理用中药捣药器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内科护理用中药捣药器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睿,未经杨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54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支护桩倾斜监测专用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孔板的抓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