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CPLD的电流监控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05276.1 | 申请日: | 2019-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8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优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H02H3/04;H02H7/12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李路平 |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pld 电流 监控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CPLD的电流监控电路,包括电流输入模块、放大模块、电压采集及阈值设置模块、比较模块、过流判断模块、电流输出控制模块和故障指示模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通过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实现电流的实时监控和控制,提高了故障发生时电路的切断速度,对异常电流进行报警、切断的反应速度为微秒级,避免上电瞬间电流过大造成的误操作,具有电路嵌位功能,避免继电器频繁切换,有效增加了过流保护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的过流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CPLD的电流监控电路。
背景技术
直流-直流电源转换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不同大小的直流电压转换,作为二次电源输入至后级电路或系统,以满足后级电路或系统对不同直流电压的需求;如果该模块出现过流、过压现象,容易损坏相应的电子器件,所以需要设置电流监控电路,并在出现故障时采取相应动作。
目前,常用的电流监控电路设计有以下两种:一是电源模块自带串口通讯接口,通过串口通讯,实现对电源电压或电流的检测、控制,同时可以进行过流保护设置;这种方式简单方便,不用额外进行硬件设计,只需在测试过程中增加软件功能,设定过流保护阈值,通过串口关断电源输出即可;但这种方式在发现过流时关断电源输入过程时间太长,而且不能监测二次电源输出电压,测试不全面;二是采用带总线功能,如采用I2C总线的继电器进行控制,通过增加I2C总线通讯卡,监测通过继电器的电流电压,如果超过设定阈值,由软件控制继电器,从而关断电源输入;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二次电源测试不全的缺点,但速度和RS232通讯一样,仍然不能令人满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CPLD的电流监控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可以在出现过流时进行快速的过流保护响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CPLD的电流监控电路,包括电流输入模块、放大模块、电压采集及阈值设置模块、比较模块、过流判断模块和电流输出控制模块;
所述电流输入模块包括电流传感器U1、电容C1、电容C2;被监测的直流信号DC1输入至U1的输入端+IP;U1的电源端VCC接+5V电源,电容C1一端与U1的电源端VCC和+5V电源间节点相连,另一端接地gnd;电容C2一端与U1的过滤器端FLITER相连,另一端接地gnd,电流传感器U1的接地端GND端接地gnd;
所述放大模块包括运算放大器U2、电阻R1、电阻R2;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同向输入端V+与电流输入模块中电流传感器U1的电压输出端VOUT相连,U2的反向输入端V-通过电阻R1接地gnd,电阻R2的一端与电阻R1和U2的反向输入端V-间的节点相连,另一端接U2的输出端OUT,U2的电源端VCC接+5V电源,U2的接地端GND接地gnd;
所述比较模块包括电压比较器U3、电阻R3-6、电容C3;所述电压比较器U3的反向输入端1N-通过电阻R3与放大模块中的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OUT相连,U3的正向输入端1N+通过电阻R4与电压采集及阈值设置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电压采集及阈值设置模块的输入端与电阻R3和U2的输出端OUT间的节点相连,U3的正向输入端1N+与电阻R4间的节点通过电阻R5接地gnd,电容C3的一端接地gnd,另一端与电阻R3和U3的正向输入端1N+间的节点相连,U3的正电源端VCC+接+5V电源,负电源端VCC-接地gnd,U3的输出端OUT通过电阻R6接+5V电源;
所述过流判断模块包括CPLD+FPGA模块U4和晶振X1,所述CPLD+FPGA模块U4的输入端与比较模块中电压比较器U3的输出端OUT相连,晶振X1与U4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优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优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52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型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坠物体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