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管式高效换热器、换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05254.5 | 申请日: | 2019-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3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瀛钊;田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布加迪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刘瑛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高效 换热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是关于一种热管式高效换热器、换热装置,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该热管式高效换热器还包括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与上循环冷水管相连通,其下端与下循环冷水管相连接;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置于外壳的内部;至少一组热管,至少一组所述热管固定于安装件上;至少一个进水管,至少一个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安装件的内部相连通,其另一端伸出外壳;至少一个出水管,至少一个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安装件的内部相连通,其另一端伸出外壳。本公开技术方案,无需将循环水导出,可在不改变循环水流经路径的前提下实现高效换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热管式高效换热器、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地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为代表的低能级热能利用越来越普遍。节省了大量能源。在此种能级的热量传递中,由于温度低、温差小,换热是在液-液之间,换热效率普遍偏低。只能用扩大换热面积的手段来弥补。而此法同时带来了热量损失大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了热管式高效换热器、换热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热管式高效换热器,上循环冷水管以及下循环冷却管,该热管式高效换热器还包括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与上循环冷水管相连通,其下端与下循环冷水管相连接;
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置于外壳的内部;
至少一组热管,至少一组所述热管固定于安装件上;
至少一个进水管,至少一个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安装件的内部相连通,其另一端伸出外壳;
至少一个出水管,至少一个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安装件的内部相连通,其另一端伸出外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扩径管以及与扩径管相连接的外管,其中,所述扩径管的窄口端与上循环冷水管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扩径管的宽口端与下循环冷水管的进水端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包括设置于外管内的内壁管、设置于内壁管内的隔板以及设置于内壁管下端的托板,所述内壁管的管壁、隔板以及托板围成封闭的加热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组所述热管的下端分别贯穿隔板的表面且伸入加热区的内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为平面板状结构或者圆弧形槽状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安装件的内壁管的加热区的内部相连通,其另一端伸出外壳;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内壁管的加热区的内部相连通,其另一端伸出外壳。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组热管为矩形或者环形排列,其中,矩形排列的每组热管同对角线交点设置;环形排列的每组热管同圆心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管和内壁管同轴设置,所述外管和内壁管之间形成用于引流冷却水的环形导流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导流区内设有用于限流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表面形成以环形板轴线上一点为圆心等角度设置的导水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换热装置,该换热装置的内部安装根据上述的热管式高效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针对地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等低能级系统换热的用途,其特点是用紧凑的结构在管道上完成换热,尤其涉及一种管束式热管,无需将循环水导出,可在不改变循环水流经路径的前提下实现高效换热。节省空间,节省能源消耗,提高换热效率15-24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布加迪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布加迪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52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土壤治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包装膜双收料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