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泥石流作用下的管道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4676.0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5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朗;田中旭;王雯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7/02 | 分类号: | F16L57/02;F16L55/02;F16L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石流 作用 管道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泥石流作用下的管道防护装置,该装置包括管道、管道外防护套管、支撑环构成。防护套管设置在管道的外部,之间由支撑垫隔开,防护套管的总长度与需防护管道保护长度相当,每个防护套管之间通过焊接的形式连接,防护套管端部与管道端部之间通过锥形壳体连接在一起。支撑环所用的材质可为聚四氟乙烯、橡胶、工程塑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阻挡或减缓泥石流对管道的直接冲击作用,减少管道局部破裂、凹坑、变形等情形,提升管道的抗冲击能力,且该防护装置所占用的空间小,结构简单,施工敷设便捷,适用于处在不同地形环境的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管道在泥石流冲击作用下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长输管道的大力发展与建设,不可避免的穿越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地段。而管道在泥石流灾害的冲击作用下一旦发生破坏,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能严重威胁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我国已经建成或者正在建设的油气管道增加防护措施,增强其抵御泥石流灾害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装置,能够以较简单的结构对油气管道实现有效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防护管道在泥石流冲击作用下的装置,结构主要部件包括管道、管道外防护套管、支撑环等构成。防护套管设置在管道的外部,之间由支撑垫隔开,防护套管的总长度与需防护管道保护长度相当,每个防护套管之间通过焊接的形式连接,防护套管端部与管道端部之间通过锥形壳体连接在一起。
所述支撑环所用的材质可为聚四氟乙烯、橡胶、工程塑料等。
所述防护套管材料可选取与管道同样材料。
所述管道外防护套管管壁厚度为8mm。
所述支撑环厚度设置为0.1m,长度为1m。
所述每个环的间隔为4m。
根据本实用新型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
套管式防护结构具备一定强度,可有效阻挡或减缓泥石流对管道的直接冲击作用,减少管道局部破裂、凹坑、变形等情形,提升管道的抗冲击能力。
管道与外部保护套管间通过具备一定柔性的支撑环间隔,可对传递到管道上的冲击力起到缓冲作用,减轻对管道的直接冲击作用。
该防护装置所占用的空间小,结构简单,施工敷设便捷,适用于处在不同地形环境的管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泥石流作用下的管道防护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截面示意图。
图中:1、支撑环,2、管道,3、防护套管,4、端部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称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管道2,管道2与防护套管3之间用支撑环1 隔开,防护套管3端部与管道2之间通过锥形壳体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是:一旦有泥石流或是冲积物对管道作用时,首先是对外防护管道进行直接冲击作用,再通过支撑环将冲击力传到管道上,从而减轻对管道的直接冲击作用。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法,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例做各种各样的修补或补充采用类似的方法替代,只要不偏离实质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4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NC车床入料及取料自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土工布生产用压布切布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