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机器人的立式注塑机上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4603.1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1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焦殿龙;李玉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意联动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4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周于凯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青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人 立式 注塑 上下 装置 | ||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立式注塑机上下料装置,包括:机器人底座、控制器、定位框架,其中所述的机器人底座顶部设置有一旋转轴,控制器通过弧形管路与旋转轴相连接,控制器通过旋转轴安装在机器人底座上方,在控制器底部设置有定位框架,定位框架与控制器之间通过气管道连接,控制其内部设置有真空气缸。将机器人用于自动吸取多个需要包胶的塑胶产品拾取至模具型腔内或把包胶完毕的合格产品拾取装置,可实现需要吸取需要包胶的产品在抓取点和放置点的转移,可以同时吸取多件产品,具有很高的实用型,制作简单,解放了劳动力,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人的立式注塑机的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立式注塑机需要二次包胶的塑胶产品生产中,如医疗、汽车。3c产品,有些异型的塑胶产品进行二次包胶,通常是需要人工把产品放入模具型腔中,加工完成后在利用人工拾取;生产效率较低,生产环境恶劣易引起疲劳发生模具或人身伤害。
而普通的机器人自动化装置只能一个一个拾取进行放置,效率并没有没有较大提升。
本实用新型装置利用吸取框架内的凹槽和吸盘进行一次多个产品的定位拾取放置功能。3D相机监控放置位置是否正确,解放了人力,大幅度提高了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机器人的立式注塑机上下料装置,在夹持装置上设置有吸取框架、吸取框架内含有定位凹槽、凹槽的底部有吸盘,进行产品的吸取,放置。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立式注塑机上下料装置,包括:机器人底座、控制器、定位框架,其中所述的机器人底座顶部设置有一旋转轴,控制器通过弧形管路与旋转轴相连接,控制器通过旋转轴安装在机器人底座上方,在控制器底部设置有定位框架,定位框架与控制器之间通过气管道连接,控制其内部设置有真空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框架表面设置有数量至少六个的定位槽,所述的定位槽成两排分布在定位框架表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槽内设置有固定吸盘,固定吸盘通过管路与控制器内部的真空气缸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定位槽还包括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为圆柱形凹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槽的边缘处和定位孔的边缘处之间设置有定位辅助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器底部定位框架的正上方设置有3D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人的立式注塑机上下料装置,将机器人用于自动吸取多个需要包胶的塑胶产品拾取至模具型腔内或把包胶完毕的合格产品拾取装置,可实现需要吸取需要包胶的产品在抓取点和放置点的转移,可以同时吸取多件产品,具有很高的实用型,制作简单,解放了劳动力,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气管道;2、定位辅助斜面;3、定位槽;4、吸盘;5、定位孔; 6、定位框架;8、控制器;9、旋转轴;10、机器人底座;11、3D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立式注塑机上下料装置,包括:机器人底座10、控制器8、定位框架6,其中所述的机器人底座顶部设置有一旋转轴,控制器通过弧形管路与旋转轴9相连接,控制器通过旋转轴安装在机器人底座上方,在控制器底部设置有定位框架,定位框架与控制器之间通过气管1连接,控制其内部设置有真空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意联动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中意联动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46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池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区域管控融合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