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肠减压管体外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4466.1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5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常州信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2 | 代理人: | 袁程斌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肠 减压 体外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压管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肠减压管体外固定装置,包括右挂耳环、左挂耳环、调节机构、软骨管、球头结构、固定机构和硅胶垫,所述调节机构的两端分别与右挂耳环和左挂耳环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右挂耳环和左挂耳环为相同形状结构,且右挂耳环和左挂耳环相对于调节机构对称分布,所述右挂耳环一侧的底部与软骨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软骨管的另一端与球头结构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对位于鼻翼部分减压管进行固定的目的,而且相较于鼻翼固定,耳后固定设计具有固定面积大,易于隐藏,舒适度高,不受油脂分泌的影响,不易脱落,提高使用的方便性,而且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节,提高了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压管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肠减压管体外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经鼻小肠减压管适用于肠梗阻和肠瘘等病人,导管在肠腔内蠕动到达梗阻的近端,引流出消化液,降低压力。这种减压管含一个与导管一体化的柔软气囊,可以膨胀至腔内所需的大小在肠瘘病人也可以起到封堵瘘口的作用。小肠减压管长大约4米左右,每天导管前端会向前滑行50厘米左右,逐渐靠近梗阻端,达到减压的目的。
目前临床上固定小肠减压管的方式多数为使用胶布黏贴于鼻翼,而胶布黏性常受限于体液、皮肤油脂的分泌,因此该固定方法需要经常更换胶布,同时胶布固定法常常会引起皮肤的压力性损伤,及局部皮肤过敏情况,患者舒适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肠减压管体外固定装置,达到了对位于鼻翼部分减压管进行固定的目的,而且相较于鼻翼固定,耳后固定设计具有固定面积大,易于隐藏,舒适度高,不受油脂分泌的影响,不易脱落,提高使用的方便性,而且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节,提高了舒适度。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肠减压管体外固定装置,包括右挂耳环、左挂耳环、调节机构、软骨管、球头结构、固定机构和硅胶垫,所述调节机构的两端分别与右挂耳环和左挂耳环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右挂耳环和左挂耳环为相同形状结构,且右挂耳环和左挂耳环相对于调节机构对称分布,所述右挂耳环一侧的底部与软骨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软骨管的另一端与球头结构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球头结构的左侧与固定机构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右挂耳环和左挂耳环的内侧壁分别与两个所述硅胶垫的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套管、滑块、调节杆和伸缩弹簧,所述调节机构的形状为弧形,所述调节机构为柔软性橡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和滑块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套管的内部,所述滑块与套管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套管相对一端的内部,且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伸缩弹簧分别位于套管的内部,所述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块和套管内壁相对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防护壳、固定夹板、活动夹板、延伸筒、连接杆、复位弹簧和拉块,所述防护壳内壁的右侧与固定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内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活动夹板位于防护壳的内部,所述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的形状均为弧形结构,所述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相对于通孔的轴心对称分布,所述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相对接的形状为中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筒位于防护壳左侧的中间位置,所述延伸筒与防护壳处于连通状态,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活动夹板左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延伸筒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复位弹簧与连接杆的外表面相套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延伸筒内壁的左侧和活动夹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拉块的一侧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块的外表面套接有防护套。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44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