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扭转收缩人工肌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3550.1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0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黄菊伟;王宏伟;崔龙;刘乃龙;白宁;刘钊铭;许伟;田申;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J9/14 | 分类号: | B25J9/14;B25J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转 收缩 人工 肌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体驱动器,特别涉及一种扭转收缩人工肌肉。包括外封装层、纤维绕组及弹性体;弹性体为中空结构,通过中空腔体内部充入驱动介质实现径向膨胀和轴向收缩;纤维绕组设置于弹性体的外表面上,纤维绕组为螺旋结构,通过螺旋扭力驱动弹性体扭动;外封装层套设于弹性体的外侧,用于限制弹性体轴向伸出,并且可随弹性体进行轴向收缩及径向膨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不仅适用于液压驱动,而且适用于气压驱动,能提供扭转运动及收缩运动,可以运用到不同的领域中,如管道机器人、康复装置等方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体驱动器,特别涉及一种扭转收缩人工肌肉。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工肌肉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包括医疗器械、救援装置及辅助装置等方面,这是由于人工肌肉的优点:结构简单、与液压缸、气缸和滚珠丝杠相比:力重比高、柔软度高、重量轻,机械零件少及成本低等。
参考自然界中的软体动物,其中部分的蠕虫具有纤维结构,这些纤维结构促使蠕虫的身体进行扭转伸长及收缩的运动。依照现有的纤维增强型的人工肌肉变形形式有:收缩、伸长、弯曲及扭转伸长等。然而,扭转运动作为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运动形式,目前出现的人工肌肉设计中还没有出现扭转收缩这一运动形式,扭转伸长与扭转收缩两者的运动可以相互弥补,两者绑定在一起时,可以实现类似于蠕虫爬行的运动。因此,急需一种收缩力比伸长产生的推力更大、更实用的扭转收缩人工肌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转收缩人工肌肉,该扭转收缩人工肌肉能够提供扭转运动及收缩运动,可以运用到不同的领域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扭转收缩人工肌肉,包括:外封装层、纤维绕组及弹性体;
所述弹性体为中空结构,通过中空腔体内部充入驱动介质实现径向膨胀和轴向收缩;
所述纤维绕组设置于所述弹性体的外表面上,所述纤维绕组为螺旋结构;当所述弹性体内充入驱动介质时,所述纤维绕组引导所述弹性体扭动;
所述外封装层套设于所述纤维绕组与弹性体的外侧,用于限制所述弹性体轴向伸出,并且引导所述弹性体进行轴向收缩及径向膨胀。
所述纤维绕组与所述弹性体固定连接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纤维绕组由多根纤维绳螺旋缠绕在所述弹性体上而形成,并且通过粘接方式与弹性体连接。
所述多根纤维绳等间距并行缠绕。
所述外封装层为编织套管。
所述弹性体的一端设有堵头,另一端设有接头,所述接头用于与外部驱动介质连接。
所述接头和堵头分别插接于所述弹性体的两端,并且通过卡箍与所述弹性体固定连接。
所述弹性体为乳胶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应用前景广泛:本实用新型的扭转收缩人工肌肉是一种新型的软体驱动器,能提供扭转运动及收缩运动,可以运用到不同的领域中,如管道机器人、康复装置等方面。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大部分零件都采用商用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扭转收缩人工肌肉的制备工艺简单,内部的弹性体采用医用乳胶管,外部的编织套管也是商用的,只需要准确缠绕纤维绕组即可实现扭转收缩人工肌肉的制备。
本实用新型的扭转收缩人工肌肉在液压驱动下的扭转角度大,可以达到180°,收缩位移可以达到50mm(收缩率25%)。
本实用新型的扭转收缩人工肌肉不仅适用于液压驱动,而且适用于气压驱动,可以根据不同工况选择相应的驱动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35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打标U型工作台
- 下一篇:单轨吊湿式喷雾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