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角钢输送翻转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01008.2 | 申请日: | 201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7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杨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双辉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沈颖 |
| 地址: | 6216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钢 输送 翻转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角钢输送翻转机构,包括传送带和角钢,所述传送带的顶端放置有角钢,两个所述传送带的中间安装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支撑环、圆环、滑轨、电动滑块、电动伸缩杆、电磁铁、第一开关、凹槽、磁铁和第二开关,两个所述传送带的中部的外端皆焊接有支撑环,两个所述支撑环的中间焊接有圆环,且圆环的内部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部嵌合有两个电动滑块,且电动滑块的内端皆固定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内端固定有电磁铁。本实用新型装置实现了对角钢的机械化翻转,不再需要工人带着厚重的手套进行翻转角钢,装置使用更加简单方便,减轻工人工作负担,提高翻转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转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角钢输送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角钢输送,是将刚刚生产好的角钢,输送至生产线以外进行堆放的一条输送带,但是因为角钢成型大多为“V”形,从锻压机出来时只能是开口朝下的状态,使得堆放十分的不放便,所以需要将角钢翻转过来,才能方便堆放,但是在翻转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现有的角钢传送需要对角钢进行翻转时,基本靠守在传送带旁边的工人手工完成,又因刚生产好的角钢,表面未完全冷却,所以工人需要带着厚重的手套,十分影响操作,增加工人工作负担。
再有刚生产出来的角钢的开口的两侧有许多毛刺,需要工人打磨,打磨工作增加工人的额外负担,而现有的翻转机构没有很好的利用,使得装置利用率不高,适用性降低,所以亟需一种角钢输送翻转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钢输送翻转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输送中需要人工带着笨重手套,增加工人工作负担,降低翻转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角钢输送翻转机构,包括传送带和角钢,所述传送带的顶端放置有角钢,两个所述传送带的中间安装有辅助机构,所述传送带的顶端安装有打磨机构。
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支撑环、圆环、滑轨、电动滑块、电动伸缩杆、电磁铁、第一开关、凹槽、磁铁和第二开关,两个所述传送带的中部的外端皆焊接有支撑环,两个所述支撑环的中间焊接有圆环,且圆环的内部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部嵌合有两个电动滑块,且电动滑块的内端皆固定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内端固定有电磁铁,所述滑轨内部安装有第一开关,所述传送带的外壁上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部嵌合有磁铁,所述圆环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开关。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输出端与电动滑块、电动伸缩杆和电磁铁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圆环、稳定杆、支撑杆、铰接杆、转筒、打磨砂纸、开口槽、调节杆和卡块,所述传送带的外壁上焊接有两组稳定杆,所述圆环的内壁上焊接有两根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端皆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内端皆焊接有转筒,且转筒的外端连接有打磨砂纸,两根所述支撑杆的内端皆开设有开口槽,且开口槽内嵌合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底端铰接在铰接杆的顶端,所述开口槽内部的两侧皆固定有卡块。
优选的,所述转筒的和打磨砂纸之间通过魔术贴粘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形状皆设置为圆弧形,两侧所述卡块之间的宽度小于调节杆顶端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一种角钢输送翻转机构设置有辅助机构,其中辅助机构包括支撑环、圆环、滑轨、电动滑块、电动伸缩杆和电磁铁等,通过打开第二开关,电动伸缩杆向内侧移动,然后电磁铁吸住角钢,电动滑块在滑轨内转动,当电动滑块转动180°时,电动滑块按压第一开关,使得电磁铁、电动伸缩杆和电动滑块停止工作,此时角钢的底端的角卡进凹槽内部,磁铁吸住角钢的底端,实现了对角钢的机械化翻转,不再需要工人带着厚重的手套进行翻转角钢,装置使用更加简单方便,减轻工人工作负担,提高翻转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双辉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双辉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10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