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钩尾框内孔内壁铣加工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0896.6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6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奇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大足区通达铁路车辆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刘念芝 |
地址: | 4023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钩尾框内孔 内壁 加工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钩尾框内孔内壁铣加工工装,包括底板,沿着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压紧机构、支撑条、第一定位柱、支撑块、第二定位柱与第二压紧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压紧机构用于对钩尾框工件的左端进行压紧固定,所述支撑条沿着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所述支撑条与支撑块等高设置,两根所述第一定位柱分设于所述底板的前后两侧,在所述第一定位柱右侧底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支撑块,所述第二定位柱靠近其中一个所述支撑块的内侧设置,所述第二压紧机构用于对钩尾框工件右端的前后两侧进行压紧固定。有效的避免了因工件振动引起的加工精度不良的情况,有效确保了加工精度,确保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列车钩尾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钩尾框内孔内壁铣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钩尾框是形成钩缓装置的主要受力件,钩尾框的头部与车钩相连接,尾框框身内安装缓冲器,在火车牵引和制动过程中车钩施加到钩尾框上的力通过缓冲器得到衰减。
在现行对钩尾框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由于钩尾框工件大体呈U字形,且侧面上具有若干凸起,这导致传统的铣加工工装夹钩尾框时,夹紧工件效果不佳,易导致铣加工过程中物件的晃动,影响铣加工质量,甚至导致物件的损坏报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钩尾框内孔内壁铣加工工装,该工装定位准确,庄家牢靠,能够确保加工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钩尾框内孔内壁铣加工工装,其关键在于:包括底板,沿着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压紧机构、支撑条、第一定位柱、支撑块、第二定位柱与第二压紧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压紧机构用于对钩尾框工件的左端进行压紧固定,所述支撑条沿着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所述支撑条与支撑块等高设置,两根所述第一定位柱分设于所述底板的前后两侧,在所述第一定位柱右侧底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支撑块,所述第二定位柱靠近其中一个所述支撑块的内侧设置,所述第二压紧机构用于对钩尾框工件右端的前后两侧进行压紧固定;
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包括第一压板、第一紧固螺杆、支撑螺杆,所述第一压板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紧固螺杆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紧固螺杆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后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一紧固螺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紧固螺杆上还穿设有调节螺母,在该调节螺母与所述第一压板下表面之间的第一紧固螺杆上套设有第一支撑弹簧,所述支撑螺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压板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螺杆的上部固定有调节钮,在所述支撑螺杆下方的底板上固定有螺纹套,所述支撑螺杆的下端设于所述螺纹套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包括第二紧固螺杆与第二压板,所述第二紧固螺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紧固螺杆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二压板后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二压板转动后能够搭接于所述钩尾框工件的前后两侧之上,在所述第二压板与底板之间的第二紧固螺杆上套设有第二支撑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紧机构、支撑条与第一定位柱位于所述底板的左侧,所述支撑块、第二定位柱与第二压紧机构设于所述底板的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根第一定位柱、两块支撑块均对称设于所述底板的前后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柱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定位柱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支撑条与第一定位柱的配合、以及通过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的配合实现工件的良好定位;所述支撑条与支撑块的设置,既能够对工件提供良好的支撑,又使得钩尾框上侧面的凸起能够被让位,便于工件被更好的装夹固定;并通过第一压紧机构与第二压紧机构的配合,对工件进行了良好的压紧固定,因此在加工过程中有效的避免了因工件振动引起的加工精度不良的情况,有效确保了加工精度,确保了产品质量;另外,还能够对所装夹固定的工件高度进行调节,适应性更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大足区通达铁路车辆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大足区通达铁路车辆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08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除氧气的排气回收装置
- 下一篇:带充电座的帽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