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壁件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0577.5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2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杨作磊;王东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顺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B29C45/26;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望坡;黄春松 |
地址: | 215628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薄壁件注塑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母模仁与公模仁,在母模仁内设有母模镶件,母模仁表面形成用以放置薄壁件的第一注塑型槽,在母模镶件中设有连通第一注塑型槽的注胶通道,在公模仁内设有公模镶件,公模仁表面形成用以放置薄壁件的第二注塑型槽,所述母模镶件由若干母模镶件块拼装而成,在每个母模镶件块的侧壁上均设有与第一注塑型槽相连通的第一排气槽、以及将第一排气槽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一引气槽,所述公模镶件由若干块独立的公模镶件块拼装而成,在每个公模镶件块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与第二注塑型槽相连通的第二排气槽、以及将第二排气槽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二引气槽。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排气且维修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壁产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薄壁件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薄壁产品是一种产品尺寸精度要求高的塑胶产品,通过注塑机的注塑模具在薄壁件的边沿注塑一圈塑胶而形成。目前所使用的注塑模具的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母模仁与公模仁,在母模仁内设置有用以放置母模镶件的第一嵌件室,在第一嵌件室内设置有母模镶件,沿第一嵌件室的母模仁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用以放置薄壁件的第一注塑型槽,在母模镶件中设置有连通第一注塑型槽的注胶通道,在公模仁内设置有用以放置公模镶件的第二嵌件室,在第二嵌件室内设置有合模时能与母模镶件相压合的公模镶件,沿第二嵌件室的公模仁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用以放置薄壁件的第二注塑型槽,当公模仁与母模仁合模时,第一注塑型槽与第二注塑型槽相互对合形成注塑型腔。目前所使用的注塑模具存在以下缺点:(1)在注塑过程中,注塑型腔内的气体无法顺利排出而发生困气现象,这一现象会导致产品缺胶,影响产品质量;(2)公模镶件与母模镶件在使用过程中部分损伤后,需要对整个公模镶件或母模镶件进行更换维修,维修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排气且维修成本低的薄壁件注塑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薄壁件注塑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母模仁与公模仁,在母模仁内设置有用以放置母模镶件的第一嵌件室,在第一嵌件室内设置有母模镶件,沿第一嵌件室的母模仁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用以放置薄壁件的第一注塑型槽,在母模镶件中设置有连通第一注塑型槽的注胶通道,在公模仁内设置有用以放置公模镶件的第二嵌件室,在第二嵌件室内设置有合模时能与母模镶件相压合的公模镶件,沿第二嵌件室的公模仁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用以放置薄壁件的第二注塑型槽,当公模仁与母模仁合模时,第一注塑型槽与第二注塑型槽相互对合形成注塑型腔,所述母模镶件由若干块独立的母模镶件块拼装而成,在每个母模镶件块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与第一注塑型槽相连通的第一排气槽、以及将第一排气槽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一引气槽,所述公模镶件由若干块独立的公模镶件块拼装而成,在每个公模镶件块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与第二注塑型槽相连通的第二排气槽、以及将第二排气槽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二引气槽。
进一步地,前述的薄壁件注塑模具,其中:在与公模仁相对的母模仁表面设置有若干连通第一注塑型槽的第三排气槽。
进一步地,前述的薄壁件注塑模具,其中:在与公模镶件块相对的母模镶件块表面设置有若干连通第一注塑型槽的第四排气槽,在母模镶件块中设置有将第四排气槽与外界相连通的引气通道。
进一步地,前述的薄壁件注塑模具,其中:在母模仁的第一注塑型槽内设置有能插入薄壁件上的定位孔的定位柱。
进一步地,前述的薄壁件注塑模具,其中:在与母模仁相对的公模仁表面设置有若干凸出于公模仁表面的定位块,在与公模仁相对的母模仁表面设置有若干供对应定位块插入的定位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在注塑过程中,注塑型腔内的气体能通过设置于公模镶件及母模镶件上的排气槽与引气槽顺利排出,有效防止因困气而导致的产品缺胶现象的发生,提高了产品质量;(2)当公模镶件与母模镶件在使用过程中部分损伤后,只需要将损坏部分所在的公模镶件块或母模镶件块进行单独更换即可,不需要对整个公模镶件或母模镶件进行更换维修,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顺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顺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05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带的校直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有延伸功能的选厂半自磨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