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位检测圆柱电池气压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9288.8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5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畅青俊;王改线;刘小舟;相江峰;钱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远东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9/00 | 分类号: | G01L19/00;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赣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0 | 代理人: | 刘鸿运 |
地址: | 33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检测 圆柱 电池 气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位检测圆柱电池气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模、套筒、底模、螺栓和压力传感器;所述顶模、套筒、底模同轴,并通过螺栓密封连接,压力传感器设于顶模上,与套筒内部相连通,所述顶模、底模的外圆面上分别设有正辅助极耳、负辅助极耳,所述顶模下端面、底模上端面均设有极耳压紧螺栓,该极耳压紧螺栓将电池两端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压紧,使顶模与电池正极耳、底模与电池负极耳电连通。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将圆柱电池的正极耳、负极耳通过正辅助极耳、负辅助极耳引出,分别与充放电装置对应接口连接,采用压力传感器能对在预充、化成和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电池内部产气压进行实时监测,检测直观、方便,检测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参数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位检测圆柱电池气压的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在化成和循环过程中,由于SEI形成、痕量水的反应、电解液消耗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会产生气体,产生气体的多少往往是电池含水量和化成效果的主要依据,特别是闭口化成,这直接与电池内部压力的大小相关,事关电池的安全性能。目前虽有一些相关压力装置的专利,但尚无一个方便快捷、密封优良的装置和方法完成对电池内部压力的实时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检测圆柱电池内气压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对圆柱电池预充、化成和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电池内部产气气压进行实时检测的装置,结构简单、密封优良、检测结果精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原位检测圆柱电池气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模、套筒、底模、螺栓和压力传感器;
所述顶模外形为圆饼状,该顶模端面上周边设有多个以顶模圆心为中心呈圆周均布的第一通孔,所述顶模的外圆面上设有向外伸出的正辅助极耳,该正辅助极耳与充放电装置的正极接口相连,所述顶模下端面上设有与套筒同轴的密封沟槽,该密封沟槽内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密封沟槽尺寸与第一O型密封圈尺寸相配合,所述顶模下端面上中间设有与第一沉孔同轴的螺纹盲孔,该螺纹盲孔内设有极耳压紧螺栓,用于压紧待测圆柱电池的正极耳,所述顶模端面上于第一O型密封圈内圈内设有出气孔,该出气孔孔径设为φ1~φ1.5mm,所述顶模上端面上设有与出气孔同轴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有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端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孔,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端外螺纹部上端套设有第二O型密封圈,该连接端外螺纹部拧入内螺纹孔内并密封紧固;
所述底模外形为圆饼状,该底模端面上周边设有多个呈圆周均布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数量一致,位置呈上、下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通孔内侧壁及底模下底面均设有绝缘层,所述底模的外圆面上设有向外伸出的负辅助极耳,该负辅助极耳与充放电装置的负极接口相连,所述底模上端面上设有与顶模上相同的密封沟槽,该密封沟槽内设有与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底模上端面上中间设有与顶模相同的螺纹盲孔,该螺纹盲孔内设有极耳压紧螺栓,用于压紧待测圆柱电池的负极耳;
所述顶模、正辅助极耳、负辅助极耳、底模、极耳压紧螺栓均采用不锈钢材质,所述极耳压紧螺栓的螺栓头厚度设为2~3mm;
所述套筒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筒,采用绝缘材质,所述套筒与顶模、底模同轴,所述套筒内径与待测圆柱电池的外径一致,所述套筒两端面分别与顶模、底模上的第一O型密封圈相连,所述螺栓设有若干个,数量与第一、第二通孔数量一致,所述螺栓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端部套设螺母紧固,将顶模、套筒、底模密封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显示器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模下底面设有与顶模外圆同轴的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底部中间设有极耳压紧螺栓,所述第一沉孔底部沿第一沉孔内侧壁设有密封沟槽,该密封沟槽内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套筒上端套设于第一沉孔内第一O型密封圈的下侧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远东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远东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92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泛在物联网的电采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门配气相位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