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动发光薄膜及主动发光标志牌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9074.0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5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刚;吴璐;郭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车路智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54;G09F13/22;G09F13/20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 代理人: | 樊羿;张晓辉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市辖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发光 薄膜 标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发光薄膜、主动发光标志牌,以解决现有的主动发光标志牌结构复杂、制作困难、无法合理利用资源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主动发光薄膜,包括基板、LED阵列、散射层、荧光粉胶、逆反射层,LED阵列设置于基板上,散射层固定于LED阵列的上方,基板与散射层之间填充有荧光粉胶,逆反射层设置于散射层背向LED阵列的侧面;主动发光标志,包括支架、标志牌面板、底膜以及主动发光薄膜,标志牌面板与支架固定连接,底膜粘贴于标志牌面板的前表面,主动发光薄膜粘贴于底膜上。本实用新型直接将主动发光薄膜粘贴在已有标志牌上,减小体积,制作方便,亮度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标志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发光薄膜及主动发光标志牌。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发光标志多为箱体式结构,内部使用贴片式LED光源,用背后直投或侧面导光方式投光到逆反射膜的背面,以点亮发光字符或图案。公开号为CN110306457A、名称为“一种光源拼接组合式主动发光交通标志”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主动发光标志,旨在解决光源板维护更换难的问题。
但是,上述箱体式发光标志体积相对较大,装配工艺复杂,重量增加,在制作上仍然存在较大的难度;并且现有发光标志不能够以很低代价更改局部版面内容,因此当出现路网编号等变化时,只能拆除整体更换;另外,已安装使用的传统不发光交通标志牌升级改造为发光交通标志时,只能将原有标志牌拆除,拆下来的零部件绝大部分不能再次使用,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动发光薄膜及主动发光标志牌,以解决现有的主动发光标志牌结构复杂、制作困难、无法便捷局部更换内容,无法合理利用已有资源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主动发光薄膜,包括基板、LED阵列、散射层、荧光粉胶层、逆反射层, LED阵列设置于基板上,散射层固定于LED阵列的上方,基板与散射层之间填充有荧光粉胶层,逆反射层设置于散射层背向LED阵列的侧面。
进一步的,LED阵列为COB LED、SMD LED、CSP LED、Mini LED、Micro LED、QLED、OLED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LED阵列的间距不大于10mm,厚度不大于3mm。
进一步的,散射层可用涂设于逆反射层底面的带散光作用的丙烯酸胶水制作。
进一步的,基板为玻璃纤维、铝基、铜基、陶瓷基、聚酯纤维、聚酰亚胺、氧化铟锡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荧光粉胶层包括混合有黄光荧光粉的硅胶。
进一步的,散射层包括掺杂有钛白散射颗粒的PC。
还设计一种主动发光标志牌,包括支架、标志牌面板、底膜以及主动发光薄膜,标志牌面板与支架固定连接,底膜粘贴于标志牌面板的前表面,主动发光薄膜粘贴于底膜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膜体超薄,能直接粘贴于普通交通标志牌上,连接上供电及控制装置后,能够非常便利地对原不发光的交通标志牌直接升级改造。
本实用新型主动发光薄膜体积小,集成度高,使用该主动发光薄膜制作出的主动发光标志制作工艺流程少、封装成本较低、封装集成度高、可靠性好,维护便利,且显示效果均匀细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动发光薄膜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动发光薄膜的LED阵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动发光标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动发光标志的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车路智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车路智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90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激光打标机
- 下一篇:壁挂式充电桩及其箱体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