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由移动的大宗钢材转运装置及其转运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97700.2 | 申请日: | 2019-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1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敖长江;禚锦鑫;刘斌;郭志光;高树青;尹新秀;包汉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晁璐松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 移动 大宗 钢材 转运 装置 及其 系统 | ||
一种可自由移动的大宗钢材转运装置及其转运系统,包括转运架,转运架包括行走组件和钢材承托架体,钢材承托架体包括立柱、托架和限位架,行走组件与立柱一一对应设置,包括行走轮、轮轴、轮轴座和连接支座,连接支座为万向转动支座。本实用新型通过万向行走组件,可实现装运装置的自由移动;省时省力,转运装置移动快速,多个装置配合使用,加快了钢材转运速度,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成本,钢材转运不依赖于吊车等大型机械设备,节约机械成本;结构稳定,通过钢材焊接,形成稳定结构,牢固可靠,不易发生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筋工程辅助用具,特别是一种大宗钢材辅助转运装置及其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施工现场大宗钢材转运依靠切割成短节段或吊车短距离吊运或挖掘机等设备拖拽。这种方式一般存在转运距离短,以及钢材易发生变形或改变内应力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由移动的大宗钢材转运装置及其转运系统,要解决施工现场大宗钢材转运依靠切割成短节段或吊车短距离吊运或挖掘机等设备拖拽,存在转运距离短以及钢材易发生变形或改变内应力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由移动的大宗钢材转运装置,包括转运架,所述转运架包括行走组件和钢材承托架体,
所述钢材承托架体包括立柱、托架和限位架,所述托架为水平的平面框架,所述平面框架是由主边杆顺次连接的框架,所述立柱设置有一组,固定连接在托架的下侧,所有立柱的高度相同,所述主边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次杆,
所述托架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分别位于托架的左右两侧,限位架相对托架斜向上成角度设置,所述托架和限位架三者的上方空间围合形成供大宗钢材的前后向敞开、左右限位的安置空间,
所述行走组件与立柱一一对应设置,包括行走轮、轮轴、轮轴座和连接支座,
所述轮轴自行走轮中部贯穿,轮轴座呈倒U型,包括两侧的肢板和顶部的顶板,肢板夹在行走轮的两侧,肢板的底端部开孔分别套在轮轴的两端,轮轴的外侧固定有限位件,所述顶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支座,所述连接支座的上侧固定连接在立柱的底端面上,所述连接支座为万向转动支座。
所述连接支座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居中连接的下板、中柱和上板,所述上板和下板为尺寸相同的圆板,所述中柱为圆柱,所述中柱相对下板和上板万向转动,所述下板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板与立柱的底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托架为矩形框架,包括前后方向的长杆和左右方向的短杆,托架由钢管、钢筋、角钢或者槽钢焊接制成。
所述立柱共四根,立柱由钢管、钢筋、角钢或者槽钢制成,立柱与托架焊接连接。
所述加强次杆交叉固定连接在托架的对角线上,加强次杆由钢管、钢筋、角钢或者槽钢焊接制成,加强次杆与托架焊接连接。
所述限位架为U型,限位架的宽度与长杆的长度相同,限位架对应长杆共设置两个,每侧限位架的两肢分别固定连接在该侧长杆的两端,两侧的限位架相对托架的倾斜角度相同,限位架与托架成钝角,所述钝角为110度-130度,
所述限位架为钢管、钢筋、角钢或者槽钢,限位架与托架焊接连接。
一种转运系统,包括至少两个转运架,还包括一组钢杆件,相邻的转运架的安置空间前后对齐设置,钢杆件沿长度方向的端部或者中部堆积在安置空间内,钢杆件的底部落置在托架上,钢杆件的侧部顶在限位架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一、可自由移动,通过万向行走组件,可实现装运装置的自由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77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电站桥式起重机登机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自动化拼接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