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板厚度方向性能试验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7604.8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8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米金玲;薛飞;宋福申;楚爱群;黄晶晶;周州;崔艳玲;高春城;朱乘胜;郑洋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建科院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翊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5 | 代理人: | 涂连梅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厚度 方向 性能 试验 连接 装置 | ||
钢板厚度方向性能试验连接装置,应用于机械强度检测,连接在试件两端的延伸部分,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连接头,连接头前面开有连接槽,连接槽向两侧延伸到边缘,连接槽在连接头的表面设有缩口,试件的两个延伸部分分别嵌入到两个连接头的连接槽内,所述连接头的背面,通过螺接连接有高强度工具杆,高强度工具杆的另一端螺接到试验机上。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能够有效的限制试件的移动,连接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强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钢板的厚度方向性能试验中对钢板进行连接的结构。
背景技术
钢板通过轧制,会改善其力学性能,钢板在轧制过程中,刚才内部的非金属夹杂物经过轧压后背压成薄片,仍残留在钢板中,而使钢板出现分层(夹层)现象,这使得刚才沿厚度方向受拉的性能恶化,因此,钢板在三个方向性能是有差别的:沿轧制方向最好,垂直于轧制方向的性能稍差,沿厚度方向性能又次之。钢板的厚度方向性能,就是钢板抗层状撕裂的能力。根据GB/T 5313-2010《厚度方向性能钢板》的标准,厚度方向性能级别是对钢板的抗层状撕裂的能力提供的一种量度,厚度方向性能采用厚度方向拉伸试验的断面收缩率来评定。
现有的针对钢板厚度方向性能试验大多采用拉伸试验,先制作出试件后,分别夹持住试件的两端,加载力量进行拉伸,使得试件最终断开,通过断面的收缩率来判断钢板的厚度方向性能。然而,现有的试验机采用直接夹持的方式连接试件,加载试验过程中容易滑脱,这不仅会影响试验效果,还容易损坏试验机。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各种规格的试件都能牢固连接的结构来方便试验机对试件的夹持或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板厚度方向性能试验连接装置,来稳定的连接试件和试验机,以便试验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钢板厚度方向性能试验连接装置,连接在试件两端的延伸部分,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连接头,连接头前面开有连接槽,连接槽向两侧延伸到边缘,连接槽在连接头的表面设有缩口,试件的两个延伸部分分别嵌入到两个连接头的连接槽内,所述连接头的背面,通过螺接连接有高强度工具杆,高强度工具杆的另一端螺接到试验机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槽的缩口的宽度大于试件中部的宽度,小于试件两端延伸部分的宽度,试件两端延伸部分的宽度小于连接槽内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缩口的内侧设置为斜角或圆弧角,即连接槽的缩口与试件延伸部分的内侧相接触的位置设置为斜角或圆弧角,且该处斜角或圆弧角与试件延伸部分的两个接触点之间的距离小于试验延伸部分的宽度,使得连接槽缩口能够有效的支撑时间延伸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试件上延伸部分与试件中部连接处有圆弧角,所述连接槽缩口内侧的圆弧角与该圆弧角尺寸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头侧面套设有至少一个与连接头轮廓一致的加强结构,加强结构为一端开口的筒状,包括强化板和环绕在连接头外的加强环,强化板位于加强环的一侧,强化板与试件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每个连接头上的加强结构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试件的两侧相对布置,防止连接头承受过大的拉力而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为立方体结构,所述加强结构的加强环为方形环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高强度工具杆和加强结构均为刚性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弹性结构,弹性结构的顶部设置有推板,弹性结构的另一端固定在连接槽底部,所述推板的长度与连接槽长度一致,弹性结构位于推板的中心处,推板的宽度大于连接槽缩口的宽度,小于连接槽内的宽度,使得推板在连接槽内自由活动。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结构为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建科院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建科院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76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