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相逆变电源电源适配器生产用表面抛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97183.9 | 申请日: | 2019-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8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许行巍;伍纵横;蔡鑫;许晨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胜为恒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41/02;B24B41/06;B24B47/22;B24B47/20;B24B47/12 |
| 代理公司: | 湖北天领艾匹律师事务所 42252 | 代理人: | 程明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电源 适配器 生产 表面 抛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相逆变电源电源适配器生产用表面抛光装置,包括操作台、电源适配器和电机,所述操作台的底部与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L型杆,本实用新型涉及表面抛光技术领域。该三相逆变电源电源适配器生产用表面抛光装置,支撑柱带动第一L型杆和第二L型杆移动,通过四个第一L型杆对电源适配器进行支撑,通过四个第二L型杆从电源适配器的顶部对电源适配器进行夹紧,通过四个第一L型杆和四个第二L型杆的协同对电源适配器的位置进行固定,解决了常见的电源适配器的固定方式简单,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表面抛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相逆变电源电源适配器生产用表面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三相逆变器是电力用大功率逆变电源,主要用于军队;通信;工厂和企业不间断电源系统,主要由电力电子器件;巨型晶体管和可关断晶闸管组成主电路,是电力半导体器件发展的结晶,电源适配器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IC、PCB板等元器件组成,它的工作原理由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输出;按连接方式可分为插墙式和桌面式。广泛配套于安防摄像头、机顶盒、路由器、灯条、按摩仪等设备中。
电源适配器生产过程中,为了增加电源适配器的美观,需要对电源适配器的表面进行抛光,对电源适配器进行抛光时,需要先对电源适配器进行固定,但是常见的固定方式比较简单,固定效果不佳,难以保障抛光时,电源适配器的稳定,影响抛光效果,而且通过常见的固定方式固定时,只能对电源适配器的一侧进行抛光,抛光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相逆变电源电源适配器生产用表面抛光装置,解决了常见的电源适配器的固定方式简单,固定效果不佳和每次只能对电源适配器的一侧进行抛光,抛光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三相逆变电源电源适配器生产用表面抛光装置,包括操作台、电源适配器和电机,所述操作台的底部与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L型杆,且第一L型杆的外表面与电源适配器的外表面压接,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滑槽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所述滑块外表面的右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第二L型杆,且第二L型杆的外表面与电源适配器的外表面压接,所述支撑柱的侧面开设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通过滑杆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台和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台,所述第一滑动台的顶部和第二滑动台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抛光机。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顶部从左至右一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块、第一限位板和电动伸缩杆,所述滑板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第二固定块和第二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一滑动台之间以及第二固定板与第二滑动台之间均通过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侧面贯穿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侧面贯穿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顶部和第二转动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外表面与电源适配器的外表面压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表面和第二转动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转动筒。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滑动台的侧面活动连接的第一扇形板,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滑动台的侧面活动连接的第二扇形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筒,所述移动筒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移动杆内部螺纹连接的螺纹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胜为恒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胜为恒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71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油墨料筒用夹持机构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振包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