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传输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6204.5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6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郑文涛;王学军;岳虎;郑仰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高芳;李丹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传输 支架 | ||
一种电缆传输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托接平台;托接平台包括平台板、支撑架和绝缘瓷瓶;平台板底部设有定向板;定向板有三对,呈三角形布置;每对定向板平行间隔设置;在定向板上开有穿孔;支撑架呈倒置的U形,包括横杆和竖杆;绝缘瓷瓶有一组,水平套设在横杆上;在横杆的两端、位于一组绝缘瓷瓶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件;支架主体包括斜撑杆和铁链;斜撑杆有三根、与三对定向板对应设置,斜撑杆为长度可调杆件;斜撑杆的上端插在每对定向板间的间隙中;斜撑杆与每对定向板之间铰接连接;铁链有三根、对应设置在相邻的斜撑杆之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电缆传输支架进行调节,易卡线,易倾倒,易造成线缆损伤以及易出现触电事故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电缆传输支架。
背景技术
某项目的规划用地面积约为0.875km2,用地面积大,按区域划分为十个用电区域;在每个区域均布置一个800KV箱变,相邻区域中心点之间直线距离约400米。若临时电缆线采用沿地明设,在低凹处电缆线易泡水,长此以往会降低电缆使用寿命,严重时会出现触电事故。针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电缆传输,多采用具有一定长度的三根废旧钢筋交叉点焊形成三脚架,交叉点上端套绝缘橡胶管。由于现有电缆传输支架,都是现场取材简易点焊制作,并不考虑定型化和重复利用,故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采用交叉点焊,焊好后支腿张开角度固定,不能根据敷设路线的宽度大小进行调节;2、点焊后上端形成一定的夹角,走线时,易卡线,拖拽时,架体倾倒;3、移动时,上端绝缘橡胶套管极有可能脱落,易造成线缆损伤,严重的会出现触电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传输支架,要解决传统的电缆传输支架不能根据敷设路线的宽度大小进行调节,易卡线,拖拽时架体易倾倒,易造成线缆损伤以及容易出现触电事故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传输支架,包括有支架主体和托接平台;所述托接平台包括有平台板、支撑架和绝缘瓷瓶;所述平台板的底部设置有定向板;所述定向板有三对,且呈三角形布置;每对定向板平行间隔设置;在定向板的板面上开设有穿孔;所述支撑架呈倒置的U形,包括有横杆和竖杆;所述竖杆有两根,沿横向间隔连接在平台板的顶部;所述横杆连接在两根竖杆的顶部之间;所述绝缘瓷瓶有一组,水平套设在横杆上;在横杆的两端、位于一组绝缘瓷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件;所述支架主体包括有斜撑杆和铁链;所述斜撑杆有三根、与三对定向板对应设置,且每根斜撑杆均为长度可调杆件;所述斜撑杆的上端插在每对定向板间的间隙中;在斜撑杆的上部、对应定向板上穿孔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斜撑杆与每对定向板之间通过穿设在穿孔和通孔中的螺栓铰接连接;所述铁链有三根、对应设置在相邻的斜撑杆之间;所述铁链的端部与对应一侧的斜撑杆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平台板为矩形板,平台板的长度为300mm~500mm,宽度为100mm~200mm。
优选的,所述绝缘瓷瓶的下边缘与平台板之间的间距为不小于5mm。
优选的,所述横杆的两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限位件为螺母,且螺纹连接在横杆上。
优选的,所述定向板为矩形板,定向板的长度为30mm~50mm,定向板的宽度为20mm~35mm;每对定向板间的间距为不小于斜撑杆的杆径。
优选的,所述斜撑杆上、对应铁链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连接环;所述铁链与连接环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斜撑杆与平台板之间铰接连接,且斜撑杆为可伸缩杆,在使用时可以根据现场走线场地宽度灵活调节支腿展开角度和伸长的长度,提高布设效率,节省成本;在使用完毕后,支腿可以闭合和收缩,堆放于仓库或方便转场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62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