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切削液油水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95425.0 | 申请日: | 2019-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6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罗朝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昱精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17/02 | 分类号: | B01D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周超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削 油水 分离 装置 | ||
一种切削液油水分离装置,它包括集油腔、集水腔、隔板、滤油板、进液管、排水管和排油管;所述集油腔和集水腔组成上表面开口的中空盒状结构;所述隔板设置于集油腔和集水腔之间;所述滤油板设置于隔板底部;所述进液管和排油管与集油腔侧面连接,排水管与集水腔侧面连接。该装置分为两个腔室,使用隔板隔开,在隔板底部设置滤油板,利用油水互不相溶,且油的比重比水轻的性质,采用连通器原理,使底部的水通过滤油板自然的与顶部的油分离,具有体积较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分离效果出色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涉及一种切削液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润滑油与切削液是使用非常广泛的辅助液,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会有润滑油与切削液混合的情况发生。混入润滑油的切削液对于刀具切削性能的优化作用会大打折扣,在存放中也容易造成切削液发臭变质,从而影响防锈能力,间接增加生产成本;如果直接丢弃,则会造成大量浪费,且易污染环境,不利于环保。现有的油水分离装置体积较大,采用离心机等设备,造价昂贵,虽然分离精度高,但不利于大规模使用,因此,设计一种简易的,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的油水分离装置就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切削液油水分离装置,该装置分为两个腔室,使用隔板隔开,在隔板底部设置滤油板,利用油水互不相溶,且油的比重比水轻的性质,采用连通器原理,使底部的水通过滤油板自然的与顶部的油分离,具有体积较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分离效果出色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切削液油水分离装置,它包括集油腔、集水腔、隔板、滤油板、进液管、排水管和排油管;所述集油腔和集水腔组成上表面开口的中空盒状结构;所述隔板设置于集油腔和集水腔之间;所述滤油板设置于隔板底部;所述进液管和排油管与集油腔侧面连接,排水管与集水腔侧面连接。
所述集油腔侧面开设有两个孔洞,分别与进液管和排油管配合。
所述进液管位置高度高于排油管。
所述集水腔侧面开设有一个孔洞,与排水管配合。
所述排水管位置高度低于排油管。
所述隔板底部开设有矩形开口,开口内设置滤油板,集油腔和集水腔通过滤油板形成底部连通的连通器。
一种切削液油水分离装置,它包括集油腔、集水腔、隔板、滤油板、进液管、排水管和排油管;所述集油腔和集水腔组成上表面开口的中空盒状结构;所述隔板设置于集油腔和集水腔之间;所述滤油板设置于隔板底部;所述进液管和排油管与集油腔侧面连接,排水管与集水腔侧面连接。该装置分为两个腔室,使用隔板隔开,在隔板底部设置滤油板,利用油水互不相溶,且油的比重比水轻的性质,采用连通器原理,使底部的水通过滤油板自然的与顶部的油分离,具有体积较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分离效果出色的特点。
在优选的方案中,集油腔侧面开设有两个孔洞,分别与进液管和排油管配合。结构简单,使用时,通过进液管将油水混合液排入集油腔内,经过分离处理后的油通过排油管排出。
在优选的方案中,进液管位置高度高于排油管。结构简单,使用时,集油腔内分离出的油可以优先经排油管排出,防止回流至进液管。
在优选的方案中,集水腔侧面开设有一个孔洞,与排水管配合。结构简单,使用时,分离出的水流入集水腔,经排水管排出。
在优选的方案中,排水管位置高度低于排油管。结构简单,使用时,可以保证集油腔和集水腔始终产生液面差,在连通器原理作用下,分离可以一直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昱精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昱精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54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土保持监测设备的测量杆结构
- 下一篇:一种加工中心测距光学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