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刀笔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94706.4 | 申请日: | 2019-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1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胡勇;阳俊;肖建明;童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双马智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方洪 |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区回兴***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刀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刀笔,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电刀笔的笔身每次使用后均需清洁、消毒、灭菌导致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电刀笔包括笔身、设于笔身前端的夹持体和设于夹持体前端的刀片,夹持体与笔身可拆卸连接,笔身内设有第一导电芯轴,第一导电芯轴内设有第一轴孔,夹持体内设有第二导电芯轴,第二导电芯轴内设有第二轴孔,当夹持体与笔身连接时第一导电芯轴与第二导电芯轴连接,且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导通,刀片位于第二轴孔的前端。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刀笔。
背景技术
电刀笔利用一束电离的氩气作为媒体,对组织细胞表面进行高频能量传导,从而达到电凝止血的效果。它除具有高频电刀特点外,还具有止血快,对组织损伤小,愈合时间短的特点。
在电外科手术中,使用的电刀笔多采用整体结构,可根据手术进程更换刀片种类,但电刀笔笔身在手术过程中会被污染,沾染污物等。因此每次手术后都需要将电刀笔进行清洁、消毒灭菌处理,增加了附加的工作量,同时电刀笔反复清洁、消毒、灭菌等会缩短电刀笔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需对笔身进行清洗的电刀笔。
一种电刀笔,包括笔身、设于笔身前端的夹持体和设于夹持体前端的刀片,所述的夹持体与笔身可拆卸连接,所述的笔身内设有第一导电芯轴,所述的第一导电芯轴内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的夹持体内设有第二导电芯轴,所述的第二导电芯轴内设有第二轴孔,当所述的夹持体与笔身连接时第一导电芯轴与第二导电芯轴连接,且所述的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导通,所述的刀片位于第二轴孔的前端。其中,第一导电芯轴外接电源,从而实现了刀片、第一导电芯轴以及第二导电芯轴之间的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一轴孔以及第二轴孔,当所述的夹持体与笔身连接时第一导电芯轴与第二导电芯轴连接时,所述的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导通,所述的刀片位于第二轴孔的前端,此时将外接导气设备从第一轴孔导入,并将气体依次通过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输送至刀片处,其中,所使用的气体为惰性气体或二氧化碳,惰性气体可以采用较常用的氦气、氩气或氖气,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常用的惰性气体,例如氪气、氙气,从而便于电刀笔通过外接设备对其导气;通过此种结构设计,使用后,将笔身从夹持体中卸掉即可,笔身卸下后,仅需清洗夹持体和刀片即可,使得电刀笔的笔身不被清洗,避免了笔身受到污染,从而延长电刀笔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电刀笔中,所述第二导电芯轴的后端面与夹持体之间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环面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笔身的前端具有伸入安装腔内的插入部,所述的插入部上具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通过此种结构设计,当笔身需要从夹持体中拆卸时,将插入部沿着其外螺纹从安装腔上的内螺纹对应旋下即可;当笔身需要安装于夹持体上时,同理,拆卸方便,操作简单。
在上述的电刀笔中,所述第一导电芯轴的前端具有与第一轴孔连通的连接孔,所述第二导电芯轴的后端设有插入连接孔的连接部,所述的第二轴孔贯通连接部设置,所述的连接孔与连接部之间设有连接组件;通过此种结构设计,所述的第二导电芯轴与第一导电芯轴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的第二导电芯轴需要从所述的第一导电芯轴中拆卸时,将连接部从连接孔取出即可;当所述的第二导电芯轴需要安装于第一导电芯轴上时,同理,拆卸方便,操作简单,便于更换第二导电芯轴。
在上述的电刀笔中,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若干周向分布于连接孔内壁上的第一导电簧片,当所述的连接部插入连接孔内时若干所述的第一导电簧片与连接部接触;其中,第一导电簧片的数量为一至五个,通过此种结构设计,当所述的连接部插入连接孔内时,在所述的第一导电簧片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的连接部被夹紧,提高了连接部的安装稳定性;其中,由于第一导电簧片位于第一导电芯轴内,当第一导电簧片与连接部接触时,此时,第一导电芯轴、第二导电芯轴以及第一导电簧片相互连通,当第一导电芯轴外接导电设备时即可使用,保障本电刀笔的导电性能正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47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漏及含有该茶漏的茶杯
- 下一篇:一种钨钢粒的表带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