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防飞逃的中蜂饲养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2291983.X 申请日: 2019-12-18
公开(公告)号: CN211581198U 公开(公告)日: 2020-09-29
发明(设计)人: 李杰銮;李若琳;常志光;刘玉玲;薛运波;王志;宋延明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蜂产品质量管理监督站;吉林省蜜蜂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
主分类号: A01K47/00 分类号: A01K47/00;A01K53/00;A01K67/033
代理公司: 成都嘉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6 代理人: 吴宇
地址: 132000 吉***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组合式 防飞逃 饲养 装置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防飞逃的中蜂饲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盖、上筒、下筒、底板、网状收蜂通道及至少一个中筒,所述上盖、底板分别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上筒及下筒上,所述中筒位于上筒与下筒之间并以可拆卸方式进行连接,所述上筒内设有一“伞形”隔板,“伞形”隔板与上筒上部分形成蜂群饲喂器,“伞形”隔板与上筒下部形成巢脾初始建造区;该饲养装置在使用时能够有效的防止中蜂分蜂时外逃,更加适宜中蜂的养殖,实现人工控蜂的目的;能够有效的解决活框饲养中蜂种退化以及桶养中蜂分逃严重和蜜源缺乏无法补喂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防飞逃的中蜂饲养装置及中蜂饲养方法,属于中蜂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是人类利用最早,至今仍保持密切联系的一种昆虫。中蜂也是我国传统养蜂使用的唯一蜂种和现代养蜂的重要蜂种,中蜂作为我国的当家品种,适应于我国的气候特点。饲养中蜂是一项传统的特色养殖产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不与农业争水,争肥、争土地,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其不仅能够为人们开拓致富门路,而且能够利用中蜂授粉促进农林牧业增产增收,提质增效,利国利民有益于全社会的事业。

我国饲养中蜂历史悠久,在世界同样的旧法饲养时代,我国养蜂已有长足的发展,可谓技法娴熟,蜂业兴旺。但始终徘徊在口授心传,经验积累的旧法饲养范畴。目前,我国饲养的中蜂方式有两种:

一是:中蜂照搬套用西蜂的活框饲养方式;活框饲养中蜂虽然管理方便,但是由于人为的过度管理,蜂种退化严重,蜂病泛滥,造成蜂群飞逃,产蜜量低于桶养中蜂;

二是:传统的桶养中蜂;实践证明,中蜂桶养符合中蜂的生物学特性,群势繁殖较强,产蜜量也高。但在饲养过程中更无法控制自然分蜂,导致中蜂分蜂期分逃严重。由于上述两种饲养方式优缺点共存,也是造成我国中蜂产业很难养强做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实践证明:常年生活在木桶内的野生中蜂,蜂种的改良靠优胜劣汰,没有人为的参与,繁殖力强,抗病能力也强,蜂蜜产量高,所以人们也比较认可桶养中蜂,人们桶养中蜂的目的为了扩大规模,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但桶养中蜂养蜂者没有一种行之有效地措施控制分蜂,养蜂时仍存在下述问题:

1.人为的过度管理,蜂种退化严重,蜂病泛滥,产蜜量低于桶养中蜂;

2.饲养过程中无法控制自然分蜂,导致中蜂分蜂期飞逃严重。

申请号为:CN201710286669.5,公开号为:CN107047376A的发明公开一种中蜂养殖蜂箱,该中蜂养殖蜂箱包括箱盖、巢箱及坐地节,所述箱盖盖合在所述巢箱上,所述巢箱由一个以上可自由抽取的巢箱节叠加组成,所述巢箱节中空且上下贯通,所述巢箱节采用1-3cm厚的木板制成,所述巢箱与所述坐地节连接,所述坐地节底部设于地面或埋于地下,所述坐地节下部内设有拦蜂网,所述坐地节中空,所述坐地节侧壁上设有进蜂口。所述蜂箱便于观察蜂群、分蜂、合并,能帮助蜂群安全度夏,减少飞逃,冬暖夏凉,蜂群无需迁飞,可定点饲养;还能提高蜂蜜的产量和品质;但是,该发明缺不能解决中蜂在分蜂时飞逃的问题。

申请号为:CN201410282234.X,公开号为:CN104430053B的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使中蜂在蜂箱内进行自然分蜂的中华蜜蜂箱内自然分蜂闸板的使用方法,第一步,闸板安装在蜂箱中间。第二步,蜂箱的巢门孔上安装巢门孔隔王板。第三步,蜜蜂群体放置在有蜂王外出洞口面的1室中,另1新室中放置有巢础的巢框,第四步,检查,去掉处女王群巢门孔上的隔王板和处理或毁灭原群中的巢脾。第五步,移出其中1群蜜蜂群体。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操作简单,易学易懂,使之十分省心省事,大大地减轻了人工饲养中蜂的工作量,避免了因中蜂离巢飞逃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有利于保护中蜂资源。虽然该发明能够对中蜂进行分蜂,但是,在分蜂时,部分中蜂仍然会出现飞逃的情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蜂产品质量管理监督站、吉林省蜜蜂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未经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蜂产品质量管理监督站、吉林省蜜蜂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19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