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色植物的病株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1731.7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7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马浩;朱文博;吴佳宏;庄泽龙;黄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7/04;A01G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蔡伟杰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植物 病株 护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色植物的病株护理装置,装置包括补光部、底座、花盆、储液罐、电源线,补光部包括支架、光照角度调整臂和补光器,储液罐内部包括毛细管、引流管,可方便的调整补光灯的光照高度和角度,并阻断了吸收紫外线从而抑制灰霉病、菌核病的病原菌生长发育,有利于促进患病叶片植物的快速恢复。同时,通通过毛细作用逐步将储液罐内的药液渗透入花盆中进行供液,无需用电,达到节能的目的,最大化地保护植物病株的恢复,无需去除病株的患病叶片,提高了患病叶片的植物存活率,降低了植物病害的复发率,促进了植物的病后恢复,为植物培育人员对于病株的护理提供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绿色植物的病株护理装置,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绿色植物病株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植物的叶片患上霜霉病、叶斑病、锈病、黑斑病、炭疽病等叶片病害后,在发病的初期叶片会出现许多褐色的小斑点,在严重的情况下斑点会遍布整个叶片。当病害发生时,人们通常所用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施肥来增加土壤的营养成份,进而促进植物根部能吸收营养来缓解病害的发生,并且需要去除病株的患病叶片,但是当叶片出变色,坏死,腐烂等症状,因此在植物的病害的管理上往往是在病害发展趋于严重时才进行农药喷洒和施肥,不能使病害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如果不采用特殊的养护手段,植物死亡率较高,因而需要提供一种种植护理装置来进行绿色植物病株的养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绿色植物的种植护理装置,实现种植护理并治疗叶片患病的植物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绿色植物的病株护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底座、补光器、储液罐、光照角度调整臂、开关、花盆、插头、电源线、支架、引流管;所述底座的上侧面分为左部区域、中部区域和右部区域,所述支架的底部与左部区域螺纹连接,所述花盆放置在中部区域中,所述储液罐的底部与右部区域螺纹连接,所述光照角度调整臂包括第一调整杆和第二调整杆,第一调整杆和第二调整杆通过第一枢轴枢转连接,第一调整杆通过第二枢轴与支架的顶端枢转连接,第二调整杆通过第三枢轴与补光器枢转连接;所述支架为中空结构;所述补光器包括:透光罩、灯座、紫外线阻断膜和植物补光灯,所述植物补光灯与灯座螺纹连接,所述灯座通过第三枢轴与第二调整杆枢转连接,所述透光罩罩住所述植物补光灯,所述紫外线阻断膜涂覆在所述透光罩的透光面上,所述透光罩的透光面朝向所述花盆;所述底座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架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透光罩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插头连接,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进入到支架的内部,并从第二通孔穿出到达第三通孔,通过第三通孔与植物补光灯连接;所述电源线上设有开关,所述开关用于控制电源线的通断;所述储液罐用于存储药液,所述储液罐内部设有:毛细管、密封橡胶圈、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毛细管连通,毛细管通过密封橡胶圈与储液罐的出液口进行固定并密封,所述毛细管的内径为1毫米径,通过直插入储液罐底部的密封橡胶圈与引流管密封连接,所述引流管位于底座的内部,引流管的一端通过花盆底部的进水口与花盆连接,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与毛细管连接;储液罐上部有入液口,储液罐下部有出液口。
所述引流管与引流管连通,毛细管通过密封橡胶圈与储液罐进行固定并密封;
当植物吸收水份时,储液管内液面下降,药液通过毛细管进入引流管,达到对花盆中植物的供液的目的,当植物停止吸水时,浸润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液面是凹形的,对下面的液体施加拉力,使液体沿着管壁上升,当向上的拉力与管内液柱所受的重力相等时,毛细管内的液体停止上升,达到平衡,从而停止对花盆中植物的供液;所述引流管位于底座内部,引流管的一端与底座中间的上部设置的通孔连通,另一端与毛细管连接,花盆的底部设置有通孔,与底座中间的上部设置的通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线阻断膜用于吸收植物补光灯发出的光线中波长在380nm以下的紫外光,从而抑制灰霉病、菌核病的病原菌生长发育。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位于支架上,用于打开或关闭电源线对补光器的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17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