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牙齿正畸用个性化设计的一体式控根杠杆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1100.5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5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城浩;赵志河;廖文;张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兰芳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牙齿 正畸用 个性化 设计 体式 杠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牙齿正畸用个性化设计的一体式控根杠杆,包括控根本体,所述控根本体包括可粘接于牙面的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的牵引钩,所述牵引钩包括近底板的牵引杆以及远底板的挂钩,所述牵引杆头部具有朝向所述底板的转折部,所述转折部与所述底板外侧面一体连接,所述牵引杆具有与所述转折部一体连接的朝向龈侧的弧状的杆体,且所述杆体的近底板处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角度为钝角。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个性化设计的一体式控根杠杆,可提升正畸治疗效率,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且保持患者口腔卫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齿正畸用个性化设计的一体式控根杠杆,尤其涉及三维数字化辅助设计的个性化3D打印控根杠杆。
背景技术
随着正畸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正畸患者因美观需求开始选择以美观为导向的隐形矫治或舌侧矫治系统进行矫治。对于需要拔牙矫治的患者而言,由于市面上现存的个性化舌侧及隐形矫治系统均存在诸多限制,如矫治方案设计不合理、透明矫治器膜片材料较软、矫治器附件力学实现效率低下、舌侧矫治弓丝较细等原因,在牙齿移动关闭拔牙间隙过程中易出现拔牙间隙两侧牙齿向拔牙间隙倾斜的副作用,称之为“过山车效应”。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纠正“过山车效应”的方法就是在拔牙间隙两侧发生倾斜的牙齿颊侧顺着牙长轴向龈方粘接长牵引钩并进行相互牵拉,从而使施力点接近甚至超过牙的阻抗中心,改变牙移动的方式。该长牵引钩称为“Power Arm”,理论上能够高效快速地控制或纠正倾斜牙齿的轴倾角及转矩,控制牙根的平行度,实现可控的牙移动。然而,由于Power Arm的使用需要医生椅旁弯制并用树脂粘接,增加了医生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而在实际操作中也常出现因Power Arm与牙面不贴合,仅靠树脂进行粘接的强度较低,受力牵拉导致粘接脱落;因牵引钩长短、方向、粗细弯制不合理导致生物力学未能实现最优化,治疗效率降低,治疗时间增加;且病人也时常反应口腔异物感明显并存在牙龈、颊黏膜被刮伤的风险等问题。
在中国专利CN209136921U中公开了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专用牵引钩,并具体公开了“该牵引钩包括长椭圆形的底板,底板的中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外展钩,所述外展钩由“Z”型折杆和伞柄状钩部构成。底板呈网格状,底板上设置有网孔”。上述专利中的Z字形折杆增加了牵引钩的厚度(舌侧向唇侧的方向为厚度方向),容易使得患者产生不适感。由于尺寸固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并不能保证使目标牙齿均能实现理想牙移动。并且厚度方向的Z型结构外展钩容易刮伤唇侧口腔壁,且内侧容易藏纳食物残渣,影响口腔清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舒适度高的牙齿正畸用个性化设计的一体式控根杠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牙齿正畸用个性化设计的一体式控根杠杆,包括控根本体,所述控根本体包括可粘接于牙面的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的牵引钩,所述牵引钩包括近底板的牵引杆以及远底板的挂钩,所述牵引杆头部具有朝向所述底板的转折部,所述转折部与所述底板外侧面一体连接,所述牵引杆具有与所述转折部一体连接的朝向龈侧的弧状的杆体,且所述杆体的近底板处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角度为钝角。所述弯折部的角度大于150°。当然,最好可根据患者目标牙形态、理想移动方式及CBCT牙根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其具体长度和角度。所述弯折部具有倒圆角。所述转折部与所述杆体连接处具有倒圆角。
通过上述方式的设置,提高了控根杠杆用于目标牙理想移动的效率和内患者的口腔舒适度,并且能够避免食物残渣附着到牵引钩上,保证口腔卫生。
为进一步避刮伤口腔,所述挂钩与所述杆体尾部一体连接,所述挂钩的钩口斜向上设置,开口处与目标牙移动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底板为圆盘状,用于粘接于牙面的一侧为内侧面,用于连接牵引钩的一侧为外侧面。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内侧面为内凹弧形,该弧形与目标牙牙冠表面弧度完全一致,且在所述内侧面设置有多个粘接盲孔。
优选的,所述粘接盲孔为4个且分两排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内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11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