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极化电极用导电陶瓷底板及不极化电极外壳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89500.2 | 申请日: | 2019-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3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石玉春;徐新学;梁学武;曹朋军;吴晓飞;雷清;王茜;王佳奇;李爱国;张翰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梦 |
| 地址: | 30017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极化 电极 导电 陶瓷 底板 外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极化电极用导电陶瓷底板及不极化电极外壳,包括陶瓷底盘;所述陶瓷底盘顶面向内凹陷形成有球面半径为5~10cm的内球面,且所述陶瓷底盘的底面向外凸起形成有外球面,使所述陶瓷底盘为一等厚度的弧形圆盘;所述陶瓷底盘的厚度为0.3~0.6cm;该导电陶瓷底板坚固耐用,其等厚度的弧面圆盘结构设计在保证有效外接触面积的同时,使壳体直径有效减小,进而实现电极体积减小且轻便简洁;采用该导电陶瓷底板用于制作不极化电极具有内阻小、极差小且性能稳定、对环境温度适应性强及能够反复循环利用的优势,经济环保,成本较低,适合物探常规电法、电磁法等野外施工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极化电极用导电陶瓷底板及不极化电极外壳。
背景技术
不极化电极是常规电法、电磁法勘探采集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广泛使用。目前国内不极化电极质量性能参差不齐,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不极化电极底板设计不合理,即有的底板过于疏松,电极易损耗,性能不稳;有的底板过于坚固致密,导致电极电阻太大,影响地球物理勘探数据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结构强度好、孔隙渗透性佳和导电性好的特点的不极化电极用导电陶瓷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不极化电极用导电陶瓷底板制备而成的不极化电极外壳。
为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不极化电极用导电陶瓷底板,包括陶瓷底盘;所述陶瓷底盘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有球面半径为5~10cm的内球面,同时所述陶瓷底盘的底面相应向外凸起形成有外球面,使所述陶瓷底盘为一等厚度的弧形圆盘;所述陶瓷底盘的厚度为0.3~0.6cm。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底盘的顶面的周向边缘处加工为水平端面,且自其水平端面沿轴向向上延伸形成有柱形陶瓷连接筒;陶瓷连接筒的壁厚与陶瓷底盘的厚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底盘的顶面外径大于所述陶瓷连接筒的外径,使所陶瓷底盘的水平端面相对于陶瓷连接筒形成一环形限位台阶,该环形限位台阶用于在其上套装筒体外壳组成电极壳体时起到支撑限位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底盘为孔隙渗透率为2%~5%的陶瓷底盘;所述陶瓷连接筒为孔隙渗透率为2%~5%的陶瓷连接筒。该范围的孔隙渗透率与上述导电陶瓷底板的结构相匹配,能够实现不极化电极中电解液浸透陶瓷底板,保证导电性的同时,又不会过快损耗电解液。
一种采用上述不极化电极用导电陶瓷底板制备而成的不极化电极外壳,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导电陶瓷底板、有机玻璃外筒和有机玻璃顶盖;其中,有机玻璃外筒底端套装在导电陶瓷底板的陶瓷连接筒的外侧并与陶瓷连接筒粘接密封固定,有机玻璃顶盖盖装并螺纹连接在有机玻璃外筒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玻璃外筒的内径与陶瓷连接筒的外径一致,所述有机玻璃外筒的外径与陶瓷底盘的最大外径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不极化电极用导电陶瓷底板坚固耐用,其结构采用弧形板设计在保证有效外接触面积的同时,使壳体直径有效减小,进而实现电极体积减小且轻便简洁;采用该导电陶瓷底板用于制作不极化电极具有内阻小、极差小且性能稳定、对环境温度适应性强及能够反复循环利用的优势,经济环保,成本较低,适合物探常规电法、电磁法等野外施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不极化电极用导电陶瓷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不极化电极用导电陶瓷底板安装在圆柱形筒体底端形成的不极化电极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下述实施例绝非对本实用新型有任何限制。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未经天津市地球物理勘探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895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