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涨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89382.5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0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维自动化设备(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涨管装置,包括面板和支撑臂,支撑臂安装在面板上,支撑臂顶部设有竖直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有移动框架,移动框架与支撑臂滑动连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有顶针,顶针正下方设有第一涨头,移动框架上设有导向板,移动框架底面设有若干第二涨头,面板顶面设有模具板,待涨管的产品放置在模具板上,第一涨头和第二涨头分别与产品上对应的待涨管的涨孔对齐。本实用新型用机械涨管代替人工涨管,并且可以同时涨大多根金属管,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第一涨头和第二涨头的圆弧形结构,可以减小金属管和流道板涨孔之间的空隙,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涨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涨管装置。
背景技术
流道板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金属管和流道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目前,人们所采用的方法通常是采用手工将涨杆插入金属管将金属管涨大,然后抽出涨杆,每次只能涨一根金属管,不能一次涨大多根金属管,劳动强度大,且生产效率低。此外,使用涨杆涨管,金属管和流道板涨孔之间的空隙较大,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涨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涨管装置,包括面板和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支撑臂安装在面板上,支撑臂顶部设有竖直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有移动框架,移动框架与支撑臂滑动连接,移动框架上安装有竖直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有顶针,顶针正下方设有第一涨头,移动框架上设有导向板,第一涨头与导向板滑动连接,移动框架底面设有若干第二涨头,面板顶面设有模具板,待涨管的产品放置在模具板上,第一涨头和第二涨头分别与产品上对应的待涨管的涨孔对齐。
第一涨头包括四个圆弧瓣和两个圆环形加强筋,四个圆弧瓣呈圆周排布,圆弧瓣包括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分为第一圆弧柱形,中部分为第二圆弧柱形,下部分为第三圆弧柱形,第三圆弧柱形的半径大于第二圆弧柱形的半径,第二圆弧柱形的半径大于第一圆弧柱形的半径,第二圆弧柱形上设有两个加强筋卡槽,两个加强筋卡槽上下分布在第二圆弧柱形上,加强筋位于加强筋卡槽内,导向板上设有与第三圆弧柱形相匹配的滑动槽,第三圆弧柱形位于滑动槽内,且与滑动槽滑动连接。
第二涨头的个数为2。
支撑臂上设有竖直的滑道,移动框架上设有与滑道相匹配的滑槽。
面板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的螺栓孔。
支撑臂上设有工业相机。
移动框架上设有固定卡槽,固定卡槽底部设有供第一圆弧柱形穿出的通孔,导向板位于移动框架上的固定卡槽内,导向板上方设有限位环,限位环固定在移动框架上,且限位环与固定卡槽底部的通孔同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机械涨管代替人工涨管,并且可以同时涨大多根金属管,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第一涨头和第二涨头的圆弧形结构,可以减小金属管和流道板涨孔之间的空隙,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涨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涨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工业相机与支撑臂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导向板与移动框架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维自动化设备(天津)有限公司,未经思维自动化设备(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893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OCs废气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散热器流道板加工用对中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