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电梯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88932.1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8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谢庆新;王丽;欧颂强;谢非;梁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庆新 |
| 主分类号: | B66B5/06 | 分类号: | B66B5/06;B66B5/26;B66B1/50;B66B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枝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1 | 代理人: | 郑怿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电梯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电梯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墙体,所述防护墙体的内腔设置有轿厢,所述轿厢的内壁并位于中轴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顶部的中轴处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的右侧啮合有从动轮。本实用新型在电梯坠落时,如果内部被困人员可以及时感知,即可按下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会控制电机进行工作,电机带动主动轮进行转动,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进行转动,从动轮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带动螺纹筒进行移动,螺纹筒会移动至限位槽内,通过限位槽对螺纹筒进行限位,从而使得轿厢停住,并且在电机工作的同时,蜂鸣器也会发出警报,提醒外部人员,从而可以及时的对被困人员进行施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电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电梯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也来越来越多,而高层建筑上电梯是必备的设施之一,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现有的建筑电梯安全防护效果差,在电梯坠落时,缺乏防护机构,造成内部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电梯安全防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电梯安全防护装置,具备安全防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建筑电梯安全防护效果差,在电梯失控或坠落时,缺乏防护机构,造成内部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电梯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墙体,所述防护墙体的内腔设置有轿厢,所述轿厢的内壁并位于中轴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顶部的中轴处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右侧啮合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内腔套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外侧贯穿轿厢并延伸至轿厢的外侧,所述防护墙体内腔两侧的中轴处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隔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A/D转换器,所述轿厢内腔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速度传感器,所述隔板顶部的左侧并位于中轴处的前部固定连接有中央处理器,所述轿厢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所述防护墙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蜂鸣器,所述隔板顶部的左侧并位于中轴处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轿厢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底部与螺纹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轿厢两侧的顶部与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防护墙体内腔两侧的前部与内腔两侧的后部均开设有滚槽,所述滚槽的内腔与导向轮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A/D转换器的输入端与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的底部与隔板螺纹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电梯安全防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庆新,未经谢庆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889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洗车用自动收卷一体鼓
- 下一篇:一种内孔打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