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组装成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86953.X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8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胡巍巍;郭守金;史广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思瑞奕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20 | 分类号: | H01R43/20 |
| 代理公司: | 苏州集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9 | 代理人: | 安纪平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装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连接器组装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面及插入模组、预装模组、折料模组与传动带组件,所述传动带组件包括电机、由电机驱动的传送带及连接于传送带上的夹具。所述插入模组、预装模组与折料模组沿横向依次设置于工作台面上,所述电机驱动传送带带动夹具在所述插入模组、折料模组与预装模组之间循环往复运动且形成四个工位;如此设置,所述连接器组装成型装置的加工线不会过长,从而使得所述连接器组装成型装置仅占用较小的使用空间。同时,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两个夹具,且两个夹具之间始终相差两个工位,即所述连接器组装成型装置的两个夹具同时在不同的工位进行加工工作,保证了所述连接器组装成型装置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组装成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工位同时工作功能的连接器组装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连接器的成型过程如下:首先,冲裁形成端子料带并将端子料带放入注塑机内注塑成型端子模组半成品,此时数个端子模组半成品由料带连接在一起;然后,将端子模组半成品进行料带的折弯并组装入预先成型好的金属壳体内以形成连接器半成品;最后,对连接器半成品进行注塑密封、金属壳体焊接等工艺以形成最终的成品连接器;其中,在端子模组半成品到连接器半成品的成型过程中,可选择单个的连接器组装成型装置或连接器组装流水线实现上述工艺。然而,单个的连接器组装成型装置通常仅能同时运行一道工序,以避免多道工序同时运行时相互冲突;而连接器组装流水线能实现多道工序的同时运行,但连接器组装流水线需要使用多台不同功能的加工设备,从而需要占用大量的使用空间,不利于连接器的生产制造。
所以,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连接器组装成型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装成型装置,其具有多个不同的工位同时工作的功能,且仅占用较小的使用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组装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面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插入模组、预装模组、折料模组与传动带组件,所述传动带组件包括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传送带及连接于所述传送带上的夹具,所述夹具用以夹持固定端子模组。所述插入模组、预装模组与折料模组沿横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上,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传送带带动所述夹具在所述插入模组、折料模组与预装模组之间循环往复运动且形成四个工位;第一工位:所述夹具对应于所述插入模组,且所述插入模组将端子模组半成品装入所述夹具内;第二工位:具有端子模组半成品的所述夹具进入待加工区域;第三工位:所述夹具对应于所述折料模组,且所述折料模组折弯端子模组半成品的料带以形成端子模组;第四工位:所述夹具对应于所述预装模组,且所述预装模组将端子模组从所述夹具组装至一金属壳体内以形成连接器半成品。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夹具,且两个所述夹具之间始终相差两个工位。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具从第一工位运动至第三工位的距离与所述夹具从第三工位运动至第一工位的距离相等,且所述夹具从第二工位运动至第四工位的距离与所述夹具从第四工位运动至第二工位的距离相等。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夹具分为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二夹具处于第三工位,即所述第一夹具对应于所述插入模组时所述第二夹具对应于所述折料模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具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第二夹具处于第四工位,即所述第一夹具处于所述待加工区域时所述第二夹具对应于所述预装模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夹具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夹具的下方,所述传动带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夹具的液压升降装置,当所述第二夹具位于第一、三、四工位时,所述液压升降装置推动所述第二夹具上升以使所述第二夹具与所述第一夹具处于同一高度。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组装成型装置包括送料模组,所述送料模组为位于所述插入模组横向前端的棘轮送料模组且用于将具有端子模组半成品的料带条输送至所述插入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思瑞奕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思瑞奕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869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智能防高温自断电温控充电器
- 下一篇:触控屏模组及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