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镜手术抓钳类器械固定袋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86769.5 | 申请日: | 2019-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8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多军;杜科伟;王欢喜;李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0/30 | 分类号: | A61B50/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怡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6 | 代理人: | 牟俊玲 |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 抓钳类 器械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镜手术抓钳类器械固定袋,属于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大口径放置袋,大口径放置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整齐分布的小口径放置袋,另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双面胶,多个小口径放置袋远离大口径放置袋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回收袋,回收袋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内折痕。本实用新型内部放置手术所需的抓钳类器械,使用时固定于医生对面,或者方便拿取的地方,相对于器械护士传递器械而言,方便医生自行操作,能够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器械污染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镜手术抓钳类器械固定袋,属于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内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腹腔镜、胸腔镜、关节镜、脊柱内镜等,术中都需要使用各种抓钳类器械清除病变组织达到手术目的。目前,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将器械摆放在器械车上,待手术医生需要时再进行传递,配合被动且缓慢,器械护士将器械反复传递给医生,增加了手术时间、器械污染的风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内镜手术抓钳类器械固定袋,它解决了器械护士将器械反复传递给医生,增加了手术时间、器械污染风险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内镜手术抓钳类器械固定袋,包括大口径放置袋,所述大口径放置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整齐分布的小口径放置袋,另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双面胶,多个所述小口径放置袋远离大口径放置袋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回收袋,所述回收袋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内折痕。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大口径放置袋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可塑行硬条。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大口径放置袋的底部设置有加厚密封区,所述大口径放置袋、回收袋和多个小口径放置袋的底部均通过加厚密封区进行封闭。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大口径放置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擦拭海绵。
作为优选实例,该固定袋的材质为透明的耐高温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内部放置手术所需的抓钳类器械,使用时固定于医生对面,或者方便拿取的地方,相对于器械护士传递器械而言,方便医生自行操作,能够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器械污染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使用耐高温塑料,价格低廉;灭菌包装、通过自粘性固定,使用简单方便;固定袋透明可视,方便器械辨认拿取;底部强化密封技术,不会使器械穿出、滑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大口径放置袋1、可塑行硬条2、小口径放置袋3、回收袋4、加厚密封区5、擦拭海绵6、双面胶7、内折痕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内镜手术抓钳类器械固定袋,包括大口径放置袋1,大口径放置袋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整齐分布的小口径放置袋3,另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双面胶7,多个小口径放置袋3远离大口径放置袋1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回收袋4,回收袋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内折痕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未经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867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截齿热处理生产线的网带
- 下一篇:一种新型金刚石无芯钻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