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冻裂速冻食品的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85167.8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1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才;沈德熊;丁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可可溢香(江苏)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6 | 分类号: | A23L3/36;B08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秦丽 |
地址: | 225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冻裂 速冻 食品 生产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速冻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抗冻裂速冻食品的生产设备,包括底座和箱体,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设置有保温棉层,所述箱体的左端固定设置有入料口,该适用于抗冻裂速冻食品的生产设备,通过设置吸尘机、支撑杆、一号输送带、二号输送带、排水孔、排水管道和保温棉层,利用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从而可以实现除去速冻食品表面沾染的细小灰尘,提高食品的洁净度,其次可以自动的将速冻食品输送到下一步加工工序,减小工人的负担,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可以避免食品与冷气直接接触,造成冻裂现象,同时可以将箱体内部的温度与外界隔绝,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速冻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抗冻裂速冻食品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更快,自然人也变得更加繁忙,这时速冻食品应运而生,速冻食品只需拆袋加热即可食用,非常的便捷,在加工速冻食品时,需要使用多种机械进行加工,虽然速冻食品生产设备的种类有很多,但是依然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现有的速冻食品生产设备,无法除去食品表面沾染的细小灰尘,食品的洁净度有待提高,其次不能自动的将食品输送到下一步加工工序,增加工人的负担,耗时耗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食品与冷气直接接触,容易造成冻裂现象,同时无法将箱体内部的温度与外界隔绝,隔热效果很差,因此迫切的需要抗冻裂速冻食品的生产设备来解决上述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抗冻裂速冻食品的生产设备,解决现有的速冻食品生产设备,无法除去食品表面沾染的细小灰尘,食品的洁净度有待提高,其次不能自动的将食品输送到下一步加工工序,增加工人的负担,耗时耗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食品与冷气直接接触,容易造成冻裂现象,同时无法将箱体内部的温度与外界隔绝,隔热效果很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抗冻裂速冻食品的生产设备,包括底座和箱体,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设置有保温棉层,所述箱体的左端固定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内部设置有一号输送带,所述一号输送带的一端延伸至冷却室的内部,所述保温棉层的内部底端固定设置制冷机,所述制冷机的右端固定连接冷却管,所述冷却室的靠左下端固定设置固定块,所述冷却室的下端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下端与排水管道相连接,所述保温棉层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末端固定连接吸尘机,所述冷却室的右端固定连接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内部设置有二号输送带,所述支撑框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支撑脚,所述箱体的前端面上通过铰链活动连接防护门,所述防护门上设置有门把手,所述门把手的右侧设置有门锁。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的末端与冷却室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道从左往右依次穿过固定块、保温棉层和箱体,并延伸至箱体外侧。
优选的,所述防护门上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可以观察到一号输送带上的输送情况。
优选的,所述冷却室设置在箱体内部的靠右下角。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适用于抗冻裂速冻食品的生产设备,通过设置吸尘机、支撑杆、一号输送带、二号输送带、排水孔、排水管道和保温棉层,利用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从而可以实现除去食品表面沾染的细小灰尘,提高食品的洁净度,其次可以自动的将食品输送到下一步加工工序,减小工人的负担,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可以避免食品与冷气直接接触,造成冻裂现象,同时可以将箱体内部的温度与外界隔绝,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可可溢香(江苏)味业有限公司,未经可可溢香(江苏)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851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