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油管、吸油装置及压缩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83381.X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3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张霞;耿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F04B39/06;F04B3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管 装置 压缩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油管、吸油装置及压缩机,所述吸油管包括吸油管本体、卡盘以及卡接单元,所述吸油管包括吸油端与接口端;所述卡盘与所述接口端连接,所述卡盘用于与曲轴的端口相配合连接;所述卡接单元设置于所述卡盘上,所述卡接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的卡爪,所述卡爪用于与所述曲轴相配合,以将所述吸油管连接于所述曲轴上。如此设置,改善了吸油管的安装性能,避免了现有吸油管与曲轴预装时,因为现有吸油管与曲轴连接处的连接面积过大,连接处过长导致吸油管预装压入至曲轴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铜屑的问题,降低了压缩机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油管、吸油装置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压缩机工作过程中,通过吸油管同曲轴连接,压缩机冷却润滑油通过吸油管、曲轴离心旋转方式,将油液输送到运行部件曲轴、活塞、连杆、活塞销等部位润滑、冷却。吸油管是变频压缩机的一个关键部件,吸油管与曲轴装配在一起形成紧密配合结构。压缩机的润滑油必须通过吸油管才能进入曲轴外侧的螺旋槽内润滑曲轴和机座轴孔,同时沿着螺旋槽继续向上流动进入曲柄,通过曲柄的径向油孔润滑连杆的大、小头,起到冷却、降低部件磨损、降低噪声、减小摩擦损失等重要作用。
但在现有压缩机的吸油管结构中,当预装吸油管时,吸油管容易歪斜,导致吸油管预装压入至曲轴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铜屑,增加压缩机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油装置及压缩机,以解决现有吸油装置预装过程中产生铜屑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油管,其包括:吸油管本体,包括吸油端与接口端;卡盘,与所述接口端连接,所述卡盘用于与曲轴的端口相配合连接;以及卡接单元,设置于所述卡盘背离所述吸油管本体的一侧,所述卡接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的卡爪,所述卡爪用于与所述曲轴相配合,以将所述吸油管连接于所述曲轴上。
可选的,所述卡爪的结构为分离型卡爪。
可选的,所述卡爪的数量为偶数。
可选的,所述卡盘为圆环形,所述卡盘的内圆环与所述吸油管本体的接口端配合连接,所述卡盘的外圆环不小于所述曲轴的内径。
可选的,所述卡盘的内部具有一内腔,所述内腔为所述卡盘的卡槽。
可选的,所述吸油管本体、所述卡盘及所述卡接单元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卡盘与所述卡接单元一体成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吸油装置,其包括:所述的吸油管;以及曲轴,所述曲轴的一端与所述吸油管的卡接单元连接。
可选的,所述卡接单元与所述曲轴的内孔过盈配合,或所述卡接单元与所述曲轴的外轮廓过盈配合。
可选的,所述卡接单元与所述曲轴过盈配合的过盈量大于0.5mm。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其包括所述的吸油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油管、吸油装置及压缩机中,所述吸油管包括吸油管本体、卡盘以及卡接单元,所述吸油管包括吸油端与接口端;所述卡盘与所述接口端连接,所述卡盘用于与曲轴的端口相配合连接;所述卡接单元设置于所述卡盘上,所述卡接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的卡爪,所述卡爪用于与所述曲轴相配合,以将所述吸油管连接于所述曲轴上。如此设置,改善了吸油管的安装性能,避免了现有吸油管与曲轴预装时,因为现有吸油管与曲轴连接处的连接面积过大,连接处过长导致吸油管预装压入至曲轴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铜屑的问题,同时可改善曲轴因吸油管压入导致曲轴的变形,例如曲轴的圆度、同轴度的变形等,降低吸油装置的运行过程中的质量风险,降低了压缩机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833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