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电池组装载具回转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82465.1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5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汪鹏;覃平;范艳;彭振东;杨伟峡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迅益科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B65G49/06;B65G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康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池组 装载 回转 机构 | ||
1.一种新能源电池组装载具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载具回转机构位于上载具工位和下载具工位之间;所述载具回转机构包括与主输送线平行的载具回流线,载具回流线与主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相反;
所述上载具工位包括上支撑体吸取机构和上载具抓取机构,上载具抓取机构用于将回流线上的空载具依次送至主输送线上,上支撑体吸取机构用于将主输送线上的支撑体放置于空载具上;
所述下载具工位包括下支撑体吸取机构和下载具抓取机构,下支撑体吸取机构用于将载具上的组装体从载具转运至主输送线上,下载具抓取机构用于将主输送线上的空载具依次送至回流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组装载具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体吸取机构和下支撑体吸取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支撑体移载轴和吸取装置,所述支撑体移载轴平行主输送线设置,吸取装置沿支撑体移载轴往复移动于主输送线的上方;
上载具抓取机构和下载具抓取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载具移载轴和抓取装置,所述载具移载轴沿载具回流线至主输送线的方向延伸,抓取装置沿载具移载轴往复移动于回流线和主输送线之间;
上支撑体吸取机构位于上载具抓取机构的输送方向的前端,下支撑体吸取机构位于下载具抓取机构的输送方向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组装载具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装置包括吸盘、吸盘支撑架、吸盘移动座和吸盘升降气缸,吸盘移动座由驱动装置带动沿支撑体移载轴移动,吸盘移动座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吸盘滑轨,吸盘升降气缸带动吸盘支撑架沿吸盘滑轨升降移动,所述吸盘设置于吸盘支撑架上并位于主输送线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组装载具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装置包括夹爪、夹爪支撑架、夹爪移动座和夹爪升降气缸,夹爪移动座由驱动装置带动沿载具移载轴移动,夹爪移动座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夹爪滑轨,夹爪升降气缸带动夹爪支撑架沿夹爪滑轨升降移动,所述夹爪设置于夹爪支撑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组装载具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输送线包括载具输送线以及位于载具输送线两端的支撑体输送线,支撑体输送线和载具输送线均由两侧相互平行的输送带组成,两侧输送带之间留有间隙,支撑体输送线的宽度与支撑体相适应,载具输送线的宽度与载具相适应;载具回流线的结构与载具输送线的结构相同;
上载具抓取机构位于载具输送线的输送前端,下载具抓取机构位于载具输送线的输送后端;支撑体移载轴沿载具输送线至支撑体输送线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组装载具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内分别位于上支撑体吸取机构和下支撑体吸取机构处设有支撑体定位装置,支撑体定位装置限制支撑体移动时,吸取装置能够移动至支撑体的正上方;
所述间隙内分别位于上载具抓取机构和下载具抓取机构处设有载具定位装置,载具定位装置限制载具移动时,抓取装置能够移动至载具的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组装载具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座、第一定位气缸、支撑座、夹持气缸和夹爪,第一定位气缸纵向设置于第一定位座上,所述第一定位气缸能够带动支撑座向上移动与支撑体相接触,夹持气缸和夹爪对称设置于支撑座的两侧,夹持气缸能够带动两侧的夹爪相向移动将支撑体夹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组装载具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沿输送方向分布,夹爪的夹持面上还设有橡胶保护垫。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组装载具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定位装置包括第二定位座、第二定位气缸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气缸纵向设置于第二定位座上,所述第二定位气缸能够带动定位柱向上移动并伸入载具上预留的定位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组装载具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支撑体吸取机构处的支撑体输送线上至少设有两个支撑体定位装置;位于下载具抓取机构处的载具输送线上至少设有两个载具定位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迅益科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迅益科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8246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双床结构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 下一篇:一种炭素焙烧炉横墙顶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