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皮下隧道通条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82155.X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0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裕;白皓;段虎斌;郝佳琪;陈士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茹牡花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脑室 腹腔 分流 皮下 隧道 通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皮下隧道通条,属于医疗器具领域,以解决通过目前通条手术存在较费力、无法准确判断通条所处皮下深度及会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的问题。钳头位于通条管前面,指示灯安装于钳头的钳夹中,钳头开合控制杆的两个边的端点分别与钳头的两个钳夹连接,固定销固定于通条管的前部,连杆组件靠近钳头的一个角与钳头开合控制杆的角通过固定销铰接,连杆组件远离钳头的角与控制杆前端连,第一弹簧一端与握把的内侧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铁质底座连,控制杆后端与第一铁质底座连,顶针后端与第二铁质底座连,第二通电螺线管安装于第一铁质底座和第二铁质底座之间,第二弹簧一端与握把内侧壁连,另一端与第二铁质底座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皮下隧道通条。
背景技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的经典手术方式,它是通过手术将可控压的分流管植入脑室内和腹腔内,以根据颅内压力的变化,经头、颈、胸腹的皮下隧道连接来调控可控压分流管的引流量,从而达到治疗脑积水的效果。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神经外科手术医生来说是一项费力又耗时的术式,其根源在于头、颈、胸腹的皮下隧道的建立。而在建立皮下隧道时,即需要用到皮下隧道通条。
目前在手术中,医护人员手持皮下隧道通条依靠手部力量捅开皮下组织。然而,由于每个手术患者及术者的差异,有时患者的皮下组织粘连紧密,如果完全依靠术者的手部力量的话所需的力比较大,且目前的皮下隧道通条的尖端较钝,在穿过筋膜组织时会有较大阻力,导致十分费力。另外,头、颈、胸腹的皮下隧道过长,目前的皮下隧道通条无法准确判断通条所处皮下深度,当深度方向发生错误时,术者不得不用更多力量去打通皮下隧道,手术困难度及风险度明显增加。
发明内容
为解决通过目前的皮下隧道通条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时存在比较费力、无法准确判断通条所处皮下深度及会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皮下隧道通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皮下隧道通条,其包括:握把、通条管、钳头、两个指示灯、控制杆、第一铁质底座、第一通电螺线管、顶针、第二铁质底座、第二通电螺线管、钳头开合控制杆、连杆组件、固定销、指示灯控制开关、控制杆控制开关、滑动变阻器、隔磁挡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电源插座,其中:所述通条管与握把连接,钳头位于通条管的前面,钳头由相咬合的两个钳夹组成,两个指示灯分别安装于钳头的两个钳夹中,钳头开合控制杆、连杆组件和控制杆均位于通条管中,钳头开合控制杆为尖角形,钳头开合控制杆的两个边的端点分别与钳头的两个钳夹连接,连杆组件为菱形,固定销固定于通条管的前部,连杆组件靠近钳头的一个角与钳头开合控制杆的角通过固定销铰接,连杆组件的各个边相互铰接,连杆组件远离钳头的角与控制杆的前端连接,第一铁质底座和第一通电螺线管安装于握把的前部且第一通电螺线管位于第一铁质底座前面,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握把的内侧壁连接并位于第一铁质底座前面,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铁质底座连接,控制杆的后端与第一铁质底座固定连接,顶针位于握把和通条管内腔的中间,顶针的前端为具有弧度的针尖形,第二铁质底座和第二通电螺线管安装于握把的后部,顶针的后端与第二铁质底座连接,第二通电螺线管安装于第一铁质底座和第二铁质底座之间,隔磁挡板安装于第一铁质底座和第二通电螺线管之间,顶针从隔磁挡板的中间穿过,隔磁挡板的两端与握把的内侧壁连接,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握把的内侧壁连接并位于第二铁质底座前面,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铁质底座连接,指示灯控制开关、控制杆控制开关和滑动变阻器设置于握把的表面,指示灯控制开关与两个指示灯串联后通过导线与电源插座连接,第一通电螺线管与控制杆控制开关和一个电阻串联后与指示灯和指示灯控制开关并联,第二通电螺线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后与指示灯和指示灯控制开关并联。
可选地,所述钳头的两个钳夹相咬合的位置为锯齿状。
可选地,所述钳头为子弹头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医科大学,未经山西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821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大豆种质资源的耕地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生儿病房用清洁消毒护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