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双气囊同步开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81494.6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4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艳;任华;李克;司晟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龙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D4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71001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气囊 同步 开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双气囊同步开启装置包括第一气囊开启执行机构、第二气囊开启执行机构和控制两个气囊开启执行机构工作的同步驱动机构,第一气囊开启执行机构、第二气囊开启执行机构和同步驱动机构均安装在无人机机身上,且第一气囊开启执行机构、第二气囊开启执行机构分别与无人机的两个气囊盖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同时拉动前后开启机构的角板,挂钩和角板脱离,气囊盖打开,安装在机身和气囊盖之间的气囊充气,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快速开启的优点,该设计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行业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双气囊同步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气囊是无人机回收系统中比较常用的着陆减震装置,在无人机回收落地时需打开机身上的气囊盖,弹出气囊,以减小着陆冲击对机身的损伤程度。同时在正常飞行时,气囊盖需要与机身可靠连接。传统的气囊开启方式为在飞行中使用控制机关锁死实现气囊盖与机身的可靠连接,在需要打开时,由机上控制中心发送解锁信号给控制机关,控制机关解锁,气囊盖打开。这样的开启方式除了需要控制机关还需要相应的信号传输链路和供电通道,同时控制中心需要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在合适的时间点发送解锁信号。这种设计需要多专业配合,不利于生产过程管控和协调,同时存在气囊盖打开与气囊充气时机不一致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人机双气囊同步开启装置。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双气囊同步开启装置,包括第一气囊开启执行机构、第二气囊开启执行机构和控制两个气囊开启执行机构工作的同步驱动机构,第一气囊开启执行机构、第二气囊开启执行机构和同步驱动机构均安装在无人机机身上,且第一气囊开启执行机构、第二气囊开启执行机构分别与无人机的两个气囊盖连接。
优选的,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包括伞带、伞带固定座、锁紧机构、两个第一滑块、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
无人机机身内部设置有飞机隔框,所述伞带固定座上间隔的开设有两个竖向腰型槽,所述两个第一滑块固定连接在飞机隔框上,第一滑块穿过竖向腰型槽并与伞带固定座滑动配合;
所述伞带固定座远离气囊开启执行机构的一端安装有伞带且另一端通过锁紧机构安装有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
优选的,所述两个气囊盖分别为第一气囊盖和第二气囊盖且均安装在无人机机身外侧;
所述第一气囊开启执行机构包括第一角板、两个第一挂钩、第一拉杆、第一弹簧和第一限位块;
所述第一角板与机身滑动配合,第一角板设有两个第一中空腔,两个第一挂钩的一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一中空腔并与第一角板卡接且第一挂钩的另一端与第一气囊盖固定连接,第一拉杆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角板上且其另一端穿过第一限位块,并且第一拉杆与第一限位块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拉杆外部套有第一弹簧,第一拉杆靠近第一限位块一端与第一拉索远离伞带固定座的一端连接,第一角板上设有的第二中空腔,第一限位块穿过第二中空腔固定连接在机身上且与第一角板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囊开启执行机构包括第二角板、第二挂钩、第二拉杆、第二弹簧和第二限位块;
所述第二角板与机身滑动配合,第二挂钩的一端穿过第二角板上设有第三中空腔并与第二挂钩卡接且其另一端与第二气囊盖固定连接,第二拉杆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角板上且其另一端穿过第二限位块,并且第二拉杆与第二限位块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拉杆外部套有第二弹簧,第二拉杆靠近第二限位块一端与第二拉索远离伞带固定座的一端连接,第二角板上设有的第四中空腔,第二限位块穿过第四中空腔固定连接在机身上且与第二角板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块、带孔螺杆和锁紧螺母,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伞带固定座上,所述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穿过带孔螺杆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连接在固定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龙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龙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814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附富集-催化降解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聚胞苷酸合成反应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