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纳米气浮液面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80732.1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6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维佳特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C02F1/4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8 | 代理人: | 魏新培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液面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浮液面控制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的油水分离缺乏液面控制、油污含量较高时油相易进入水相收集部分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澄清槽从左至右依次分隔为气浮室、澄清室、回流水收集室、水相收集室,气浮室和澄清室上端连通,澄清室和回流水收集室下端连通;气浮室、水相收集室下端均和外界连通;澄清室上端侧壁开设有油相溢流口;水相收集室上端连通有水相调节管,水相调节管上端侧壁均匀的开设有若干水相溢流孔,若干水相溢流孔圆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若干水相溢流孔面积总和大于水相调节管的截面面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通过物理结构有效的实现油水分离的液面控制,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及油水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微纳米气浮液面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微纳米气浮是通过水泵加压废水,同时在泵前注入空气,在溶气罐内,空气溶解于废水中,然后通过微孔加压技术将溶入水的空气减压释放出大量均一分散的微纳米气泡。微纳米气泡与废水中的乳化油、微小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质碰撞粘附;粘附的污染物质在气泡的带动下,漂浮于处理水的表面,从而完成油和悬浮物与水分离的目的。即通过溶气和释放系统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其粘附于废水中密度与水接近的固体或液体微粒上,造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并依靠浮力使其上升至水面,从而达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目的。气浮法使用的设备,包括完成分离过程的气浮澄清槽和产生气泡的附属设备。
油水混合物在微纳米气浮的作用下实现油与水的两相分离,需要将已经分离的两相液体在特殊的结构下收集彻底分离。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微纳米气浮液面控制装置。且在两相分离的过程,为防止油污含量较高的油水混合物中在分离过程中有油污进入水相收集部分,影响油水分离效果,还需要一种能防止油污进入水相收集部分的结构。
因此,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微纳米气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浮液面控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浮液面控制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的油水分离缺乏液面控制、油污含量较高时油相易进入水相收集部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澄清槽从左至右依次分隔为气浮室、澄清室、回流水收集室、水相收集室,所述的气浮室和澄清室上端连通,所述的澄清室和回流水收集室下端连通;
所述的气浮室、水相收集室下端均和外界连通;
所述的澄清室上端侧壁开设有油相溢流口;
所述的水相收集室上端连通有水相调节管,所述的水相调节管上端侧壁均匀的开设有若干水相溢流孔,若干所述的水相溢流孔圆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若干所述的水相溢流孔面积总和大于水相调节管的截面面积。
优选的,将所述的澄清室和回流水收集室连通处称为水相流通口,所述的水相流通口处设置上下滑动连接在澄清室内的密封门,所述的密封门可将水相流通口完全封闭,所述的密封门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浮球。
优选的,将所述的气浮室和澄清室连通处称为上流通口,所述的上流通口一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澄清室内的导流竖板,当所述的支撑杆和导流竖板下端接触时,所述的密封门完全打开。
优选的,所述的水相调节管下端螺纹啮合在水相收集室上端,所述的水相调节管和水相收集室连通处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的气浮室下端设置有和外界连通的进料口,所述的水相收集室下端设置有和外界连通的水相出口。
优选的,所述的水相溢流孔数量大于2个且小于等于9个。
优选的,所述的水相溢流孔数量为6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维佳特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维佳特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807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