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行员供氧状态实时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9764.X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4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群;艾文涛;肖锋;杨丽;李建平;亢新梅;曹建博;张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455 | 分类号: | A61B5/1455;A61M16/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41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员 供氧 状态 实时 监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行员供氧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包括血氧饱和度检测传感器和氧气面罩,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的硬件电路包括发射探头、接收探头、连接线缆和处理电路;处理电路包括发射探头控制电路、AD采样电路和CPU数据处理器。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为黏附型的贴片,黏附于氧气面罩的鼻梁内表面两侧。发射探头发射660nm红光和940nm红外线经鼻翼后被接收探头接收并输出电信号给CPU数据处理器进行采集、数学计算和逻辑分析处理,得到血氧检测数据。当飞行员佩戴氧气面罩时,血氧饱和度传感器贴片紧密贴合飞行员鼻翼,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和佩戴的舒适性;该装置可实时检测飞行员的血氧检测数据并发送至供氧调节器,由供氧调节器评估供氧状态并采取相应措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救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行员供氧状态实时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都是通过氧气面罩按照固定的压力制度给飞行员供氧,没有根据飞行员的实际供氧状态进行反馈调节,忽略了飞行员的实际供氧状态以及飞行员个体之间的差异,造成一些飞行员的经常性不明显缺氧,严重危害其身体健康,有时甚至造成飞行员严重缺氧,导致其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出现昏迷情况,造成重大事故。
血氧饱和度是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因此,检测血氧饱和度(SaO2)可以对肺的氧合血红蛋白携氧能力进行估计,是反应机体缺氧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当机体缺氧到较重程度时,可以通过数据明显反应出来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目前,检测血氧饱和度的常用方法为光学法,对人体无创伤,可以连续测量而且操作简单,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传统测量原理是用LED和光电电晶体夹住指尖等身体半透明部位,然后测量透过身体后的吸收光谱比率;这种构造存在测量时有压迫感和血流不通等问题。外形通常为指套型,但指套型会影响飞行员作战任务的执行,专利(CN209360697 U)就公布了一种手套式血氧饱和度检测仪。
新型脉搏血氧仪是测量红外光和红光的反射光,不用夹住指尖等身体部位,只需要贴上就可以简单测量。通过测量反射光的吸收光谱就可以达到目的,彻底解决了测量时患者可能感到不适的问题。因此,黏附型更适合用于检测飞行员工作时的血氧饱和度。
正常情况下,人体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的值稳定在95~99%之间,静脉血为75%左右。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可以反映机体缺氧的严重程度。人体鼻梁处有一根动脉,研制一种可检测血氧饱和度氧气面罩装置,当飞行员佩戴氧气面罩时,血氧饱和度传感器贴片可紧密贴合飞行员鼻翼,有效检测飞行员的血氧饱和度,并将检测结果传递出来,然后供氧调节器根据该数据调整供氧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飞行员供氧状态实时监测系统,该装置采用贴片式的血氧饱和度检测传感器,当飞行员佩戴氧气面罩时,血氧饱和度传感器贴片可紧密贴合飞行员鼻翼,既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也确保了飞行员佩戴的便捷性和舒适性,通过该装置可实时检测飞行员的血氧饱和度,并将结果发送至供氧调节器,由供氧调节器评估供氧状态并采取相应措施,全面提升飞行员供氧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行员供氧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包括血氧饱和度检测传感器和氧气面罩,所述血氧饱和度检测传感器黏附于所述氧气面罩鼻翼处的内表面;所述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的硬件电路包括发射探头、接收探头、连接线缆和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包括发射探头控制电路、AD采样电路和CPU数据处理器。;
所述发射探头在一个LED里面集成了发射660nm红光的LED1和发射940nm红外线的LED2,完成波长为660nm、940nm波的发射;所述接收探头完成透过被测体的红光、红外光的接收并输出电信号;所述发射探头控制电路控制LED1和LED2探头以一定的频率轮流发射红光、红外光;所述CPU数据处理器把所述接收探头送来的电信号进行AD采集,并进行相应数学计算和逻辑分析处理后得到的血氧检测数据,通过串口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97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导轨以及附着式升降平台
- 下一篇:一种自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