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污泥传输及储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8308.3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7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吴承凯;俞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太湖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B01F7/08 |
代理公司: | 苏州通途佳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7 | 代理人: | 翁德亿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传输 储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污泥传输及储存装置,包括干污泥的料仓、横向传输管道及爬坡传输管道;横向传输管道上通过干化线下料管道与污泥干化线连通,横向传输管道内设有横向传输带;料仓的上表面设有进仓下料管道,下表面设有出仓下料口,其内部设有螺旋搅拌器;爬坡传输管道的上端与进仓下料管道连通,其下端通过横转爬下料管道与横向传输管道连通,爬坡传输管道内设有爬坡传输带;进仓下料管道、横转爬下料管道以及干化线下料管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感应有无干污泥堆积的高料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可在任意一个高料位开关触发感应后,就能立即停止整台设备的运行,可防止因干污泥继续堆积而导致大规模瘫痪问题,有效地保障了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污泥传输及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政污水厂所产生的一般生物污泥大多都会经过干化,成为干污泥后与煤混合进行掺烧发电。干化厂首先会将含水率80%的湿污泥干化为含水率20%的干污泥,然后通过干污泥传输装置将这些干污泥暂存于干污泥料仓中,待料仓快要装满时,再通过卡车将干污泥装车运走。
干化厂通常都会有2条甚至多条干化线,正常运行工作时,各条干化线都会源源不断地出干污泥,而干污泥传输装置也要能够稳定正常的不间断运行,从而才能将各条干化线的干污泥及时汇总并提升至位于平台上的干污泥料仓。
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在污泥传输装置的各个下料口处往往会出现干污泥堆积的情况,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堵塞。因此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清理堆积的干污泥,不仅会影响干污泥传输时的完全与稳定,而且会导致设备的大规模瘫痪,甚至造成设备的损伤或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污泥传输及储存装置,可有效防止干污泥的堆积,提升干污泥输送及储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干污泥传输及储存装置,包括一个干污泥料仓、一条干污泥横向传输管道以及一条干污泥爬坡传输管道;所述干污泥料仓架设在一个料仓平台上,所述干污泥横向传输管道水平地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干污泥爬坡传输管道倾斜地设置在所述料仓平台和所述干污泥横向传输管道之间;
所述干污泥横向传输管道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垂直向上的干化线干污泥下料管道,每个所述干化线干污泥下料管道的上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污泥干化线的干化线干污泥下料口连通,每个所述干化线干污泥下料管道的下端均与所述干污泥横向传输管道连通;所述干污泥横向传输管道一端的下表面开设有横向干污泥下料口,所述干污泥横向传输管道内设置有一条用于收集各条所述污泥干化线送出的干污泥的干污泥横向传输带,所述干污泥横向传输带的传输方向为由所述干化线干污泥下料管道至所述横向干污泥下料口;
所述干污泥料仓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干污泥进仓下料口,所述干污泥进料口上设置有一个垂直向上的进仓下料管道,所述干污泥料仓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干污泥出仓下料口,所述干污泥料仓内的底部水平地并排设置有四个用于将干污泥顺利推至所述干污泥出仓下料口并排出的螺旋搅拌器,以防止出现所述干污泥料仓底部的干污泥受潮结块,而导致无法下落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太湖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太湖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83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