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测头及交流电压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7920.9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1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圣斯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布澜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交流 电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头及交流电压检测装置,所述检测头包括绝缘外壳以及位于所述绝缘外壳内的检测电极;所述绝缘外壳上具有供待测线缆走线的走线孔,所述检测电极与所述走线孔相邻设置,且在所述绝缘外壳通过所述走线孔装配到所述待测线缆时,所述检测电极和所述待测线缆构成一个无极电容,并通过电容电极间的电场耦合将所述待测线缆上的交流电压转换为检测信号。本实用新型通过可与待测线缆构成一个无极电容的检测电极,将所述待测线缆上的交流电压转换为检测信号,由于检测过程与待测系统无任何直接接触,整个测量过程对待测线缆及相关系统无任何影响,安全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交流电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检测头及交流电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交流电压的检测主要由交流电压传感器实现,现有的交流电压传感器均使用直接接触方式对待测电压信号进行采样,之后送入后续处理电路;
现有的电压传感器所用的采样方式主要为电阻分压和电压互感器(PT)方式,不管是电阻分压方式还是PT互感器方式,均是将待测线路上的交流电压通过直接接触采样后转换为后续电路可处理的低压,此种方式具有方便检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检测精度高等优势,但这两种方式在其故障模式下存在不可回避的安全性问题:分压电阻可能被击穿而短路,电压互感器可能出现匝间短路等,这些故障在使用过程中较常见,最终导致传感器输入阻抗降低甚至短路,从而影响待测线路或系统的正常工作。对于类似铁路、化工、煤炭、军用等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领域,这种短路导致的影响将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威胁人生和财产安全。为了降低交流电压采样器件的故障率,采样器件在使用前需要实施严苛的器件生产、质控工艺、进行大量筛选实验,使用后还需定期维护检查等,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尽管如此仍然无法完全避免采样器件发生故障后给待测系统带来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采用电阻分压以及PT互感器方式检测电压容易出现故障,并影响待测线路或系统正常工作的问题,提供一种检测头及交流电压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检测头,包括绝缘外壳以及位于所述绝缘外壳内的检测电极;所述绝缘外壳上具有供待测线缆走线的走线孔,所述检测电极与所述走线孔相邻设置,且在所述绝缘外壳通过所述走线孔装配到所述待测线缆时,所述检测电极和所述待测线缆构成一个无极电容,并通过电容电极间的电场耦合将所述待测线缆上的交流电压转换为检测信号。
优选地,所述绝缘外壳上具有第一接线端子,且所述检测电极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导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检测头还包括屏蔽罩,且所述屏蔽罩在所述绝缘外壳内呈两端具有开口的筒形,所述检测电极位于所述屏蔽罩围合的区域内。
优选地,所述检测电极通过灌封胶装配在所述绝缘外壳内,且所述检测电极平行于所述走线孔的中心轴。
优选地,所述检测电极由圆筒形的导电材料构成,且所述检测电极环绕所述走线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包括位于所述走线孔的侧部的插接口,且所述插接口的中心轴与所述走线孔的中心轴平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交流电压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待测线缆上的交流电压,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信号处理电路、供电电源以及如上所述的检测头;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检测电极电性连接,并将所述检测电极上的检测信号转换为电压输出;所述供电电源连接到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供电输入接口,并为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优选地,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和供电电源集成到检测主机,且所述检测主机包括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电性连接的第二接线端子;所述信号处理电路通过连接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的线缆与所述检测电极导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圣斯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圣斯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79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料装置以及搬料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特氟龙网带的翻卷装置